一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智”与“能”

从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寺河矿实践看矿山新质生产力探索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寺河矿全新升级的调度指挥中心,实现了融合调度通讯、应急广播、人员定位、辅助运输、车辆监控等为一体的调度指挥系统,有效提升了矿井生产管理水平和协同管理能力。

为营造浓厚的企业党建文化氛围,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强化党员教育,寺河矿通过规划选址,精心设计,建设主题为“旗帜引领,合和与共”的党建文化阵地。

寺河矿升级文体中心活动阵地,倾力打造布局合理、服务多元、高效共享的“职工之家”。

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集控中心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寺河矿投运智能化工装洗衣房,进一步提高职工生活质量。

ZY15000液压支架在寺河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

寺河矿全景图


  物有初而肇始,事有本而生成。
  嗟乎!寺河人,蕴大美乌金闪耀,秉大道至真至纯。行大愿厚德载物,持大节旌旗猎猎。几代人,磨砺以须,擎天井架拔地起;二十年,倍道而进,千钧钻杆扫阴霾!逐梦丹沁地,接力永无疆。
  ……
  寺河矿的企业文化展厅前,一首《寺河赋》引人注目。千余字的背后,是寺河矿的诞生记,是“绿色寺河”“文化寺河”的形成史,更是一代代寺河人在鲜艳党旗引领下书写的煤海传奇。
  作为晋城地区首座高产高效、绿色人文大型现代化矿井,寺河矿地处太行山脉,位于沁水煤田东南边缘,开采煤种为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高机械强度的优质无烟煤,于1996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02年11月8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主力生产矿井,寺河矿坚持以晋能控股集团“12345”发展战略为引领,紧紧围绕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以安为上、以稳为主、以新为要、以制为纲、以责为重、以人为本”工作主基调,勤耕不辍、笃行致远,奋力续写现代化一流矿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肩负使命 扛起保供主力担当

  全国各地用电、供暖需求不断攀升,能源安全保供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其中,煤矿能源保供一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作为煤炭大省,山西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上始终稳定发挥着“压舱石”作用,而当保供任务具体拆分后,像寺河矿这样的“产煤大户”便开始“与煤共舞”。
  心怀“国之大者”,扛牢国企担当。秉持“同心、敬业、奉献、超越”的寺河精神,一代代寺河人在“形与势”的分析研判中笃定前行,在“危与机”的客观审视中破困解题,不断向着建设现代化一流矿山的愿景奋力迈进。
  年初,笔者来到寺河矿。该矿的调度指挥中心里,大屏幕的正下方整齐排列着16幅生产画面,这些画面与现场实时同步,共同构成了一个矿井的生产实况。
  “按照现在的进度,每天我们大约能将2.6万吨商品煤运到全国各地,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在寺河矿的6303综采工作面,笔者见到了综采一队的采煤机司机田峰,伴随着高速运转的采煤机,他的身影融在煤炭的运输线上,描绘出一幅独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劳动画面。
  跟随着寺河矿工作人员的脚步,笔者又来到了西二盘区的W2308工作面掘进作业现场。此时,连采一队的马凯正聚精会神操作着掘进机组。入冬以来,该矿通过优化生产组织,采用双巷交替作业模式,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掘进进尺80米,是马凯当月的成绩,在队里排名第一,与大家一起为W2308综采工作面接续贡献了最大的力量。
  迎峰度冬、能源用量快速攀升……在职工们看来,这些术语之间的联系就是两个字——保供。“干我们这一行就是这样,越是碰到极端天气,越是要担好肩上的责任。”赵世伦一边说着,一边拿起那沾了灰的保温杯,大大饮下一口,刚上井的他脸上不住地冒着汗水。
  “担当”,这是20多年来寺河人彰显国企责任,践行自己誓言的高度总结。“绝不能让国家为煤发愁”,这是山西对国家的庄严承诺,更是全体寺河人兢兢业业、奋发有为的无穷动力。
  “作为山西省能源保供的主力矿井之一,多年来我们始终把保障优质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作为主要任务,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推动煤炭稳产增产。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精准落实晋能控股集团、装备制造集团工作安排,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提质、绿色环保、民生福祉等方面,全方位、多路径提升发展质效,奋力续写现代化一流矿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寺河矿矿长秦海忠说。

砥砺前行 蹚出转型发展新路

  还是在寺河矿调度指挥中心,笔者鲜明地感受到了智能化建设为煤矿生产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不似传统印象中的机械轰鸣、煤尘飞扬,调度指挥中心整洁敞亮,只是在监控屏幕各类数据的跳动之间、只是在几个按键的启停之间,该矿的智能化工作面就已经将煤炭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地面储煤仓。
  煤矿智能化建设让煤炭生产更加安全绿色高效。2023年,山西省能源局先后两次组织专家对寺河矿东井、西井进行智能化矿井等级评定,均达到中级智能化矿山验收标准。近年来,寺河矿不断完善矿井信息基础设施、智能辅助运输、智能综合保障、智能安全管控及智能采掘系统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数据中心、调度指挥中心、万兆工业环网等基础设施,搭建了综合管控及综合自动化软件平台,在安全生产中取得显著效果。
  据了解,寺河矿累计投资建设智能化煤矿系统项目36个,验收通过6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11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现已建成一大平台、十大系统、47个子系统和40个无人值守场所,并联合开发应用了变电所巡检机器人,初步构建起全面感知、自主决策、协同控制的智能开采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寺河矿瓦斯含量之高,在全国都属少见。对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而言,瓦斯始终是制约矿井产能释放、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建设智能化矿井以来,该矿在原有的研究治理矿井瓦斯技术基础之上,安装抽采在线计量装置203套,分站58台,布线20万米,实现瓦斯抽采泵站、主干支管网和抽采钻场全天候实时在线监测。该系统实现了井上下抽采管网内各系统关联计量点的动态分析和管理,能够快速精准锁定异常波动地点,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并做出调整,大大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2021年,寺河矿首次与华为合作,共同建设混合云平台架构的数据中心,承载计算、存储、网络等多种功能,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统一运维能力,实现业务系统稳定运行。目前,该矿正在进行华为元图工坊平台搭建,通过融合新ICT技术,应用数据融合集成、数据湖存储、数据开发等模块,将大大减少部分平台的重复建设和繁复对接,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化矿井的建设是大势所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同时,推进智能化矿井的建设对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接下来,寺河矿将进行各系统的数据治理,形成数据字典,建立数据仓库,对矿井三维可视化建模进行分析,深挖数据间的关联,建立各系统的联动,提高系统协同管控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开展智能化洗煤厂建设,提高矿井智能化水平。

风帆正劲 党建引领擎旗奋进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作为省属国企,寺河矿自觉把企业的发展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放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思考、去定位。
  全面推进清廉国企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公开张贴干部作风督查通报,围绕制度执行、责任落实、工作作风等重点督查干部履职情况,常态化开展干部作风“四不两直”督导检查,以“丢面子”方式敲响干部履职尽责警钟;推进“三不腐”,扎实开展“收送红包、吃拿卡要”等专项整治,坚决惩治侵害职工利益的行为;发送节日廉洁短信、签订廉洁承诺书、组织观看警示专题片,推进清廉国企建设,打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绩实效”的新风正气,让全矿上下在党的旗帜引领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坚持以人为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丰富完善党建文化阵地,奏响“旗帜引领,合和与共”主旋律;升级文体中心活动阵地,倾力打造布局合理、服务多元、高效共享的“职工之家”;编纂《磐石》安全文化丛书,用文化伟力践行堵疏有道筑防线,字字千钧嘱安全;高标准投运智能工装洗衣房,实现井下工装送、洗、干、取全流程智能管理;搭建智能化档案室,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建档、规范管档、精准用档;举办职工大合唱,红歌嘹亮唱“热”了寺河人对党的赤子之心;开展职工餐厅修缮工程,创优职工就餐环境;投运潘庄公租房,托起职工幸福宜居梦;成立井口女工服务站,建立退休职工欢送会机制……一项项惠民之举、一桩桩利民实事,不断提升着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刻画着寺河人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
  加快人才培养,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不断推进技能人才通道建设,通过发挥优秀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优势,带动矿井技能人员工作水平总体提升。目前,寺河矿聘有技能大师1人、技术大拿17人,涵盖生产、机电、运输、通风、抽放、地测、智能监控、洗选8个专业。“为鼓励工作创新,技能大师和技术大拿聘任后可进行技改创新项目和小改小革项目申报,考核通过后,矿上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真是大大提升了我们创业干事的积极性!”谈起技能人才培养,去年11月被评为技能大师的郭浩伟滔滔不绝,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寺河矿党委书记韩罡华说:“寺河矿作为煤炭产业的主力军、排头兵,多年来,始终坚持把能源保供放在国家和全省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强党建,健全机制促发展,持续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对标挖潜、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尽管建矿仅20多年,寺河矿的高产却是有目共睹的。
  风正劲、帆高悬,向着新目标前行!
  共奋进、向未来,阔步新征程可期!
  近年来,我省积极调整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不断推进智能化煤矿建设,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安全性;积极探索绿色开采技术,加强对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均取得明显成效。相信,进入新时代的寺河矿将继续追新求变,加快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一流矿山……

刘小晋 刘宝顺
  本版图片由寺河矿提供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