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寻年味:

多彩春节 别样年韵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无数的欢乐与温情。在2025年春节期间,一群山西晚报小记者化身为年味探寻者,他们的足迹遍布太原南站、非遗活动现场、刘家堡等地,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一幅幅别具一格的春节画卷。
  和“黑悟空”相遇的春节
  春节里,爸爸妈妈说今年要带我去体验不一样的年味。我满心好奇,兴奋得一路上蹦蹦跳跳。
  我们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刚走进小镇,就像一下子钻进了一幅热闹的年画里。街道两旁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就像一个个胖嘟嘟的红脸蛋,喜庆极了。
  突然,人群中一阵欢呼,我使劲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张望。哇,原来是舞龙舞狮表演!可让我惊讶的是,在队伍里,我竟然看到了“黑悟空”!他可不是普通的样子,全身黑亮黑亮的,金箍棒在他手里耍得呼呼生风,那动作又灵活又帅气。我忍不住跑过去,想和“黑悟空”亲密接触。“黑悟空”瞧见我,一下子就来到我身边,还把金箍棒递到我手里。我又紧张又激动,小心翼翼地握住金箍棒,感觉自己好像也有了神奇的力量。
  这个春节,因为和“黑悟空”的奇妙相遇,变得格外有趣。我体验到了和平时不一样的年味,这种独特的经历,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永远留在我记忆的天空里。

马骥程 太原市九一小学三年十八班

  刘家堡里有年味
  盼望已久的春节又到啦!今年春节,我和家人一起去了刘家堡,那里的年味可真浓啊!
  一走进刘家堡,大红灯笼高高挂,像是一个个熟透的红柿子,把整个村子都照得红彤彤的。街头巷尾,孩子们穿着新衣,手里拿着糖葫芦,像一群欢快的小鸟。
  最让我兴奋的是刘家堡的民俗表演。舞狮的队伍一出场,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两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在驯狮人的引导下,时而摇头摆尾,时而腾空而起,赢得了观众们阵阵喝彩。还有热闹的踩高跷,演员们穿着鲜艳的服装,踩着高高的木跷,在人群中穿梭自如,一会儿扮个鬼脸,一会儿耍个花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夜幕降临,刘家堡更是美得如梦如幻。五彩斑斓的花灯照亮了夜空,有如梦似幻的“梦游花仙”灯,有威风凛凛的“孙悟空”灯……我和家人漫步在花灯下,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
  在刘家堡,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也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期待着下一个春节,还能再来这里,续写我的年味故事。

李煦衡 太原市青年路小学四年二班

  “非遗”奇遇记
  春节里,我以山西晚报小记者的身份,一头扎进了一场满是年味儿的非遗活动,兴奋得像只欢快的小鸟。
  活动现场,“人人马马非遗”展区像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人们。那一块块印着图案的饼干仿佛是一轮儿洁白的月亮照映着人们的内心,让人们不由自主地就想过去瞧上一瞧。我连忙问工作人员:“这是什么?这么好看?”她不慌不忙地说这是:“人人马马非遗产品,在古代这种饼干制作技术就已经成熟了,只不过那时人们用炉子制作,在此期间对于火焰的掌控和时间的把控,都必须精细到极致,稍有不慎就会变成一块黑炭。”虽然工艺很复杂,但这毕竟是我们老祖宗流传了几百年的智慧啊。
  接着便到了剪纸展区,巧匠们手指如灵动的蝴蝶,眨眼之间,精美的图案就“绽放”开来。凑近细瞧,那细腻的剪法、大小适宜的镂空,让我惊得合不拢嘴。我鼓起勇气,向一位正在剪纸的奶奶发问:“奶奶,这么美的剪纸,学起来是不是特别难呀?”奶奶笑着抬起头,眼里满是温柔:“孩子,只要有耐心能坚持,这门手艺就能学会。咱这剪纸,一剪一画都藏着咱对生活的热爱呐。”
  再看春联书写区,书法大师们挥毫泼墨,笔锋游走间,一副副饱含祝福的春联诞生了。我抓住机会,询问一位叔叔:“叔叔,写春联有啥讲究呀?”叔叔一边写一边说:“春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笔一画都饱含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而且这些春联都是免费送给游客的。”
  这次非遗活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

池佳恒 太原市迎东小学六年一班

  镜头下的“回家之路”
  春节里,我来到太原南站欣赏“太铁春运主题摄影展——回家的路就是最美的风景”,在现场有幸遇到太铁摄影协会主席李立新爷爷讲解。
  李爷爷站在一排展现大好风光的作品前,他指着作品《晋中榆社云竹湖》,满是自豪地介绍:“云竹湖是山西第二大水库,瞧这湖光山色,美吧?”接着又指向《穿越古长城》说:“这条大秦铁路旁的大同古长城,历经岁月,与铁路并肩,承载着历史与现代的记忆。”移步到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的作品区,李爷爷特别介绍了作品《铁路“大黄蜂”》——这些黄色工程用车,是保障铁路安全的幕后英雄,负责线路检测、检修与供电。说起《探月》这幅作品,李爷爷兴致勃勃:“这是铁路隧道施工场景,像不像机器人在月球作业?咱们铁路建设者,就是在打造属于大地的‘探月工程’。”
  最后,李爷爷停在优质服务动人故事系列作品中一幅名叫《齐心协力》的作品前,神情严肃地说:“这幅作品记录的是凌晨0点到4点,当大家都在睡梦中时,上万铁路人却在黑暗中对车辆和轨道进行检修。他们要在短短4个小时内,完成对车辆的全面检查,对轨道的细致检修等工作,确保第二天铁路运输的安全顺畅。他们的默默付出,是我们平安出行的保障。”又看着《客至如归》这幅作品说:“列车员热心对旅客的尽全力帮助,让大家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站在一幅幅感情饱满的摄影作品前,我看到了春运背后的奋斗与温情,收获满满。

郝晨羽 太原市马庄小学五年一班

  太原南站的别样年味
  春节期间,我作为山西晚报小记者,深入到太原南站去感受和记录这里的春运,所见所闻令我印象深刻。
  春运期间,太原南站人山人海,旅客们拖着沉重的行李,脸上满是对回家的期待。如此庞大的客流量,车站的贴心关怀却无处不在。充电设施大幅升级,多个充电区域遍布站内,各种接口一应俱全,解决了旅客电子设备的电量焦虑。对于特殊旅客,爱心轮椅、专门通道、优先候车等服务十分周到,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在候车大厅,我随机采访了两位上大学的姐姐。我问道:“您觉得太原南站有什么暖心服务呢?”一个姐姐开心地回答:“不仅有便捷的扶梯让我们快速进站,还有工作人员帮我拿行李,真的太感谢了。”
  车站的特色服务也增添了浓厚的年味。书法爱好者和铁路职工现场写春联、送福字,为旅客送上新春祝福。非遗文化展示区展示的剪纸、面塑等传统技艺,让旅客在候车时也能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我采访了围观的一对夫妇,他们说:“今年的春运氛围真好,还能看到这些传统手艺,感觉年味儿更浓了,心里也暖暖的。”
  不仅如此,清晰的指示标识、及时的广播提醒和工作人员的引导,让旅客能快速有序流动。通过这次作为小记者的采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切离不开铁路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坚守,他们放弃休息,默默付出,书写着春运背后动人的篇章,更让大家在奔波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与安心。

尤雅楠 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五年四班

  烟火食光里的年韵
  在这个节日,人们围坐在一起吃饭,璀璨烟花点亮夜空……你们猜到这是什么节日了吗?没错,就是春节!
  今年春节,我在奶奶家——湖南度过。这里一天吃两顿饭,和北方过年不同,第二顿正餐吃的不是饺子,而是米饭。我最爱的当数梅菜扣肉,那一块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烹制得恰到好处,入口即化。浓郁的味道,仿佛是一场精妙绝伦的交响乐,各种香味完美交织,令人陶醉其中,根本停不下来。
  吃完饭,我们迫不及待地捧着烟花来到河边。瞧,烟花“嗖”地飞上天,远远望去,就像一朵朵娇艳的牡丹花在空中欣然绽放,随后又幻化成无数姹紫嫣红的花朵。其中,水母烟花最好看啦!一只只“小水母”在空中欢快地变换着颜色,一上一下地嬉戏,可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那孔雀开屏烟花,也十分美丽。一堆金色的“羽毛”,缓缓向四面八方展开,仿佛在骄傲地宣告:“我是王者!”
  那天,我们还去逛了商场,品尝了湖南特色美食——臭豆腐。说起臭豆腐,那独特的味道至今萦绕在我心头。别看它方方正正、黑不溜秋,闻起来还有点臭,可一旦放入口中,奇妙的口感瞬间在舌尖散开。酥脆的外皮、软糯的内里,再加上香辣的调味,多种滋味交织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这个春节,充满了新奇与欢乐,是我度过的最好玩、最有趣、最开心的春节!

尹紫煊 太原市九一小学南中环校区四年三十一班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