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你的咳嗽、他的咳嗽,可能不一样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前段时间感冒了,就开始咳嗽,但这都过去快半个月了,感冒好了,咳嗽却怎么都好不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干的原因,我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咳一会儿。”“孩子一直咳嗽,去测了一下,也不是支原体,这可怎么办?”……
  每年秋冬季节,咳嗽的人总有一大堆,而很多人咳嗽时的第一反应,都是想把这烦人的咳嗽赶紧止住,于是就自行服用一些止咳药物,或者使用一些止咳偏方。“其实,发生咳嗽之后的第一时间应该是首先确认自己的咳嗽类型,然后再对症下药。”山西白求恩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志平医生建议。
  咳嗽也分很多种吗?都有哪些病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A 多种原因都可引发咳嗽
  赵志平介绍,每天在呼吸科诊室中,见到最多的患者就是咳嗽、咳痰的。有的患者因为咳嗽,导致夜间睡眠差、尿失禁、抑郁等,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而有的患者甚至已习惯晨起咳嗽,认为是慢性咽炎。“简单来说,咳嗽是一种保护防御机制,通过咳嗽清除气道的分泌物及气道异物。”她说,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咳嗽、咳痰。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的,是在面对咳嗽时,不要只进行简单的抗感染、止咳对症治疗,而需要系统地寻找咳嗽背后的病因。
  “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因素等都可能会引起咳嗽。”赵志平解释道。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为例,当鼻咽部至小支气管整个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时,均可引起咳嗽。当肺泡内有分泌物、渗出物、漏出物进人小支气管即可引起咳嗽,或某些化学刺激物刺激分布于肺的C纤维末梢亦可引起咳嗽。“如咽喉炎、喉结核、喉癌等可引起干咳,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内膜结核及各种物理(包括异物)、化学、过敏因素对气管、支气管的刺激以及脑部细菌、结核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或寄生虫感染以及肺部肿瘤均可引起咳嗽或咳痰,而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咳嗽、咳痰最常见的原因。”而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膜炎、胸膜间皮瘤、自发性气胸或胸腔穿刺等均可引起咳嗽。
  心血管疾病方面,二尖瓣狭窄或其他原因所致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或肺水肿时,因肺泡及支气管内有浆液性或血性渗出物,可引起咳嗽。右心或体循环静脉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时也可引起咳嗽。而当大脑皮质发出冲动传至延髓咳嗽中枢时,人可随意引起咳嗽反射或抑制咳嗽反射,如皮肤受冷刺激或三叉神经分布的鼻黏膜及舌咽神经支配的咽峡部黏膜受刺激时,可反射性引起咳嗽,所以,脑炎、脑膜炎也可能引起咳嗽。
  “还有就是其他因素所致慢性咳嗽,如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降压药后咳嗽、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咳嗽和习惯性及心理性咳嗽等。”赵志平说,以及其他一些罕见的悬雍垂过长等等不常见疾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咳嗽。
  
B 特殊情况建议详细检查
  “我们说了,这么多的疾病都可以引起咳嗽,而在门诊短暂的时间内,医生要通过询问病史,来简要判断可能的病因。”赵志平说,如果考虑问题不大,可能会先经验性用药,开一些常见的止咳药对症治疗,观察症状改善情况。但如果患者反应咳嗽超过12月、且反复用药、症状改善不明显时,那就需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要寻找咳嗽致病因素,可以通过完善胸部CT检查,简单明确有无肺炎、气胸、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胸膜炎等一些肺部结构异常的疾病;通过完善肺功能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气道相关疾病,比如慢阻肺、哮喘等疾病。“如果咳嗽持续不改善,我们会进行更详细的检查,比如诱导痰、痰培养,甚至是气管镜检查,避免漏掉一些少见病因。”她说。
  门诊时,她就遇到过这样一位患者:王某,出现慢性咳嗽已数月,且只有干咳,但不分季节。在询问病史时,患者表示没有诱因,但持续咳嗽,已非常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当地医院完善肺功能、胸部CT均未见异常,也进行行气管镜检查,同样未见异常。
  为进一步诊治,患者来到山西白求恩医院。最初,赵志平以为他只是慢性咳嗽,给与止咳药就好,但这个患者抗感染、止咳药效差。“为了找病因,我们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气管镜检查,但患者曾在当地做过,就十分不愿意。”赵志平说。好在,经过多次沟通,患者最终同意进行气管镜检查。
  但患者第一次气管镜检查时,管腔干净,未见明确异常。只是在后来与他多次沟通中,他偶然的一句话引起了赵志平的注意。原来,大约半年前,患者在吃饭时偶有一次呛咳。“正是这个病史,我们想到会不会是气道异物导致的咳嗽。”赵志平说。所以在充分准备后,他们再次给这个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这次检查,不仅每处都查看得更加详细,患者的配合度也更好,最终,在一处黏膜略红肿处,医生发现一点红色物质,试着触碰无出血后,多次尝试,最后完整地取出一小块红辣椒尖。“就是这个毫不起眼、大小约3-4mm的异物,导致黏膜肿胀,引起患者持续咳嗽。而在我们取出异物后,患者基本无咳嗽症状。”赵志平说。
  
C 适当的检查才能保证准确性
  赵志平表示,在寻找病因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检查手段,这往往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觉得医生“过度检查”,“要相信我们不会过度检查的,同时,我也不希望因为少了检查而漏掉一些疾病。”
  赵志平还记得自己曾接触过了一个患者,因慢性咳嗽就诊于医院,在完善胸部CT后,那家医院的医生给出了“考虑肺癌骨转移”的结论。后来,这个患者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在给患者完善CT引导下肺穿刺后,结果却是肉芽肿病变,倾向结核。“所以当出现症状,我们不要过分担忧,不要反应过度,要相信科学,相信客观数据。”
  这样的例子相对少见,还有一些病例是日常门诊中比较常见的,比如在给予患者吸入药物治疗后,患者因咳嗽改善不明显再次来就诊时才发现,是他本身的吸入方式错误导致的,当医生再次指导用药方法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还有一些咳嗽,与情绪有关,与环境有关,与特殊工作环境,特殊物质接触,甚至与个人体质、基因相关,我们只有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完善相关检查,抽丝剥茧,才能找到病因。”赵志平说,“毕竟每项检查都有其客观局限性,不是做个胸部CT,就可以把所有的疾病都确诊的,每个患者也不可能只得一种疾病。”
  “作为医生,最不希望患者生病了。”赵志平说,建议大家如果症状不改善,及时找医生,不要自己扛,每个医生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另外,她还想给大家提个醒:盲目服用止咳药可能会把痰液“憋”在呼吸道内,加重炎症感染的同时,还会延误病情,还可能造成成瘾性。建议大家平时多学习一些医疗知识,对自己的状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如有症状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确认病情。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