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让人馋 长肉令人烦
国家新版减肥指南来了,为普通公众提供指导
年货让人馋 长肉令人烦
国家新版减肥指南来了,为普通公众提供指导
进入腊月,年货备起来,大家已经等不到过年,开始吃了起来。如何才能吃好的同时,又不长小肚腩,就成了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了新版《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从肥胖的界定标准、肥胖的干预和治疗等方面为普通公众和专业医生提供指导。
1 超重肥胖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新版《指导原则》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其中,又根据BMI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2 减肥误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目前,大家公认减肥的办法是“管住嘴”。“轻断食”“戒晚餐”“断碳水”等减肥方式真的管用吗?运动量越大减得越多?健康减肥究竟应该怎么做?
过度节食减肥到底科不科学?从医学上说,营养治疗是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基础疗法,主要包括限能量饮食、高蛋白饮食、轻断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等方式。其中,就有轻断食的“选项”。专家表示,轻断食不代表不吃饭,过度的节食是不科学的。
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介绍,需要用科学适度的节食方法,保证每天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水分摄入的前提下,根据体重控制热卡摄入即可。
不吃晚餐会不会瘦?专家表示,不吃晚餐其实并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如果长期不吃晚餐,早餐、午餐吃的食物热量会自动转化为脂肪,体重反而增加了。一旦恢复晚餐饮食,体重反弹的速度会非常快。
断碳水减肥法就是不吃主食?这里说的碳水,实际指的是碳水化合物。大家可能通常认为碳水化合物主要集中在主食里面,但事实上,包括一些水果、蔬菜、肉类、蛋类等在内的食材当中,也含有碳水化合物。断碳水的方法减肥虽然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掉秤,但难以持久,同时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表示,不科学的断碳水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脑细胞主要靠葡萄糖供能,如果长期断碳水,大脑细胞葡萄糖供给不足,有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健康减肥,不是少吃主食,而是少吃精致的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
运动量越大减得越多?专家表示,人体是一个能量的平衡体,单纯地增加运动量,如果不控制每天热卡摄入总量,同样不能达到减重的目的。此外,过量的运动还容易导致身体肌纤维损伤、肌间脂肪增多,造成四肢的粗壮。
运动减肥要结合自身特点,一般肥胖人群应综合进行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以及柔韧性和平衡训练,运动前后都要及时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整理。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属于“低-中强度”有氧运动,适合大多数肥胖人群,儿童、中老年人群也可以练习。爬山、跳绳、划船、舞蹈等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适合年轻、体力好且无严重慢性病的人群。需要注意的是,膝骨关节炎患者不适合选择这类运动。体力好的年轻人,无严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轻中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通过绝大多数抗阻运动来增强肌肉力量。打太极拳、瑜伽、普拉提等柔韧性平衡训练,则适合大部分人群。
3 我国5种药物获批用于治疗超重肥胖
目前,我国只有5种药物(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很多网络上销售的减肥“神药”,添加违禁成分“西布曲明”,还有国家管制类的“咖啡因”“芬特明”等,这些药物可能有毒又有害。
使用药物减肥是有相应标准。BMI指数大于28而且经过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能减重5%,或BMI指数大于24且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症、高脂血症、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体重相关骨关节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成人患者,才可以考虑在综合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
此外,使用药物减肥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比如早期使用时会出现胃肠道的不适,主要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厌食,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副作用。
专家表示,如果仅凭药物来控制体重,一旦停药后,体重会快速反弹。
据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相关
春节将至食源性疾病要注意
春节将至,随着食品采购、宴会聚餐等食品相关消费和活动的增长,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健康,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根据近几年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经分析研判,特作以下风险提示:
一、购买河粉、凉皮等水分含量高的湿米面制品时,要选择放在冷柜里卖的、有定型包装的、在保质期内的产品。对于在街头摊点、门店、小吃店等场所把大包装产品拆包销售的,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大包装上的标签,如果没有标识厂家信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超过保质期,这样的产品就不要购买。
二、购买散装熟食卤味等特色肉制品小吃时,应在冷藏条件下储存和运输,并尽快食用,不要远途常温快递或携带。不购买、不食用来历不明或无证摊贩生产的真空包装熟肉制品、发酵类食品。
三、家庭、农家乐等场所或举办农村宴席时要谨慎使用液体醇基燃料,如确需使用应注意保管,做好标识,避免与白酒混放。慎重购买散装白酒,不购买、饮用无产品标识、无生产厂家、无生产地址和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
四、制备和进食药膳、药酒一定要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不买、不吃、不喝来路不明的药膳、药酒。乌头、钩吻泡制的药酒只能外用,忌口服。同时,由于钩吻的花、根茎的形状与金银花或五指毛桃等中药材十分相似,要防止误用钩吻的根、叶制备药酒、凉茶或煲汤引起的中毒。
五、承办大型聚餐和年夜饭的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重点做好员工的培训和管理,防止因器具、洗菜池、人员生熟不分产生的交叉污染,严防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春节期间,怎么吃才更健康?
春节期间聚餐多,人们吃了大量油腻、高糖食物,可能对健康造成哪些影响?节日里如何健康饮食?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建议在饮食上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遵循“食不过饱”原则,每餐做到七八分饱,切忌暴饮暴食。
第二,规律进食,每日三餐是比较合适的。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慢性病患者,可以少量多餐,每餐强调七分饱。
第三,不饮酒或者少饮酒。尤其不要大量饮用高度烈性酒。如饮酒,最好选择低度果酒,每日总量控制在150毫升以内。避免空腹饮酒,避免饮酒的同时摄入大量副食。
第四,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过多的油腻、甜食、高盐、刺激性食物,如油炸油煎食品、奶油食品、过甜食物、过于辛辣刺激食物等。
第五,春节期间,尽量做到全家一起聚餐,共同烹调食物,享受美食。特别是年轻人要多陪老人进餐,这样可以在愉悦的家庭气氛中更好地享受食物的美味,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合理营养的要求。
如何科学摄入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合理营养是维护免疫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饮食的基础是“食物多样化”,即每天摄入超过12种食物,每周争取达到25种食物。在此基础上,提高免疫力需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确保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可以选择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清、清蒸鱼、去皮鸡胸肉、里脊肉、豆腐等。建议食物均匀分布到三餐,每餐摄入25克-30克蛋白质,这更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第二,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做到“每餐有蔬菜,每天吃水果”。具体来讲,每天蔬菜量生重应该在300克-500克,水果量应该在200克-350克。而且要注重食物多样化,比如蔬菜,除了绿叶菜之外,要强调深色蔬菜的摄入。蔬菜加水果,一天摄入的总量最好在5种以上。
第三,保证充足饮水。成人每天平均的饮水量至少在1500毫升,并且要规律饮水。补充水分一般选用白开水、淡茶水、苏打水等,尽量不要喝含糖饮料。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老年人或者慢性病患者,以及素食人群,在饮食的基础上,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营养补充剂,比如蛋白质补充剂、微量营养元素补充剂或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据健康中国微信公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