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4)》出炉
聚焦儿童阅读 探索成长之路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4)》出炉
聚焦儿童阅读 探索成长之路
12月25日,2024中国儿童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儿童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4)》。报告建议加强儿童文化产品审核监管,尤其推广儿童分级阅读。
阅读,一直是少年儿童成长最有效的助手,也一直是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山西晚报记者就此专题进行了采访,倾听家长的心声,一起探讨最有效的阅读方法。
A 家长普遍存在选书难的问题
怎样帮助孩子进行课外阅读以及分级阅读呢?选书是第一个难点。市面上学校书单、名校书单、专业书单琳琅满目,过多的“推荐”也让家长应接不暇。据了解,多数家长表示倾向于听一线语文老师的建议。家有五年级孩子的太原家长王女士说:“学语文,语文教师毕竟还是最专业的,他们也最了解孩子在每个年级最需要什么。每个假期我们都会关注语文名师推荐的书单。”
其实早在今年4月,新华社瞭望智库发布了《中国儿童阅读能力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3-12岁儿童年均阅读14.68本书,近半家长认为孩子阅读兴趣不足,约9成家长面临“选书难”。其中,“书目太多不知道怎么选书”是大多数家长在为孩子选购书籍时面临的首要难题。
调研发现,阅读启蒙较早的孩子,阅读成就感更高。在0-6岁接受家长阅读启蒙的孩子普遍阅读成就感较强。其中,在0-1岁期间接受家长阅读启蒙的儿童有67.75%阅读成就感较强或很强,在2-3岁期间接受家长阅读启蒙的儿童有61.16%阅读成就感较强或很强,而在7岁后接受家长阅读启蒙的儿童阅读成就感明显不如在7岁前接受阅读启蒙的儿童。
调研还显示,约9成家长在为孩子选购书籍时存在难点。68.79%的家长表示“书目太多不知道怎么选书”;超6成家长希望在精准地了解孩子的阅读水平、准确评估书籍的阅读难度上获得支持。
B 分级阅读的核心在于科学性
如何让孩子读好书,并在不同阶段读到适合其心智水平、阅读需求与阅读能力的书?报告指出,分级阅读是重要的实现途径。调研发现,在听说过中文分级阅读的家长中,约6成的家长认可中文分级阅读的必要性。其中有31.8%和26.86%的家长认为中文分级阅读能够比较大或者很大地帮助孩子提升阅读能力。
太原市民李女士的女儿乐乐8岁了,从孩子3岁开始,她便开始了阅读引导。从居家自己选购书籍,到送到专业阅读机构上阅读课;从《巴巴爸爸》漫画到《西游记》传统经典故事,乐乐和妈妈一起沉静在阅读的海洋里。李女士表示:“其实一开始没有分级阅读的意识,但是也会在一些平台上搜索其他家长做的书籍攻略推荐。但慢慢也感受到分级阅读的好处。在伴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更容易听懂。我和乐乐有一个阅读后交流的小习惯,我发现选择适合的书籍后,孩子更容易产生共鸣。”
分级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山西省图书馆儿童馆负责人李老师谈道:“分级阅读的核心在于其科学性。它基于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将儿童按照年龄、认知水平、阅读兴趣及语言能力等因素进行细致划分,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这种划分方式确保了书籍的难度既不会过于简单,让孩子感到乏味,也不会过于复杂,让孩子产生挫败感。正如婴幼儿需要从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孩子们的阅读也需要经历从图画书、绘本到桥梁书,再到纯文字书的自然过渡。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助于孩子在每个阶段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从而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C 分级阅读要注重个体差异
采访发现,孩子们的阅读偏好各有不同。太原市八一小学五年级的杜奕君特别喜欢刘慈欣的《三体》,一系列围绕宇宙主题的科幻小说都是他的最爱;太原市现代双语小学四年级学生王瑞涵则喜欢历史题材的书籍,《假如历史是一群喵》是她的启蒙书籍,随后“混知”的半小时漫画历史系列也成为她的最爱。瑞涵的妈妈一直有一个疑问:“感觉孩子读书太过单一,一直沉静在漫画历史系列……要鼓励多元化,还是随她去?”
其实在实施分级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们要注意的方面还不少。山西省教育出版社郝老师表示:“分级阅读首先就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虽然分级阅读提供了大致的框架,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速度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个性和需求,避免一刀切。其次,就是要鼓励多元化阅读。除了文学作品外,科普书籍、历史传记、艺术鉴赏等多种类型的书籍也应纳入孩子的阅读范畴。多元化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视野。孩子只爱读一类书籍,如果足够钻研的话,也是一种好事。不过家长也要注意引导阅读的多元化,循序渐进,先尝试引起孩子的兴趣。”
当孩子已经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要注意纵向的分级阅读,那就是引导深度阅读。郝老师说:“分级阅读不仅仅是让孩子读完一本书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理解书中的主旨大意,甚至进行批判性阅读。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促进孩子的深度阅读。此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家长应定期评估他们的阅读水平,及时调整阅读材料的难度和类型,确保分级阅读的持续有效性。”
D “书香校园”学校一直在行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纷纷在12月举行了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活动。
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一年级开展的“和大人一起读”系列阅读活动,开阔了学生阅读视野,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基本的阅读方法。
山西省实验小学新道街校区开展了“实小讲堂——好书推荐官”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阅读的热爱,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大营盘小学开展了“一路书香同行,共享阅读之美”的读书展示活动,以“制作书籍推荐小报+亲自展示”的环节,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小学部则在教师间组织开展“最是书香能致远,悦读分享慧人心”读书分享交流活动。全体教师利用闲暇时间沉浸书海,品味书香,深入阅读,撰写心得,在书香中积淀思想,在悦读中夯实底蕴。
从家长面临的选书难问题,到分级阅读的科学性和注重个体差异等方面可以看出,儿童阅读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的阅读启蒙和选书引导,学校也要积极开展各类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共同助力少年儿童在阅读中茁壮成长,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山西晚报记者 田晓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