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之旅走近张宇飞
坚守文物30余年 他是“国保”守护者
感动之旅走近张宇飞
坚守文物30余年 他是“国保”守护者
张宇飞通过讲解为千年文物注入新活力。
人物介绍
张宇飞
张宇飞,长子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
张宇飞长期致力于山西彩塑艺术的发掘研究与推广宣传工作。2011年12月,由他独自编撰的第一部系统介绍长治地区传统彩塑艺术的专著《佛影——法兴寺、崇庆寺、观音堂彩塑赏析》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的出版填补了本地区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2021年出版《小张碧云寺——兼论乡土崇拜》(三晋出版社)。近年来先后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太原中北大学、长治医学院、长治学院、太行干部学院、长治市委党校等院校举办讲座10余场。
张宇飞说,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文物主管部门的事,文物工作者的事,也是所有人的事。因为文化遗产是你我大家所有人的共同财富,所以保护文物、传承文明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
创建了“守寺者”微信公众号
1993年,张宇飞被长子县文物管理所聘用到崇庆寺当一名普通文物保护员。崇庆寺地处深山僻壤,交通不便,年仅20岁的他来到崇庆寺看护国家珍贵文物。1997年,因工作需要,他又被聘为法兴寺的文保员,这一待就是30多年。
起初,张宇飞是寂寞的,他的工作只是看护寺庙不再被盗,对文物一无所知。他曾经无数次立在大殿菩萨造像前思忖,这些雕塑到底美在哪里,为此他开始认真翻阅史料,研读碑文,比照实物,请教专家,走访乡民,真正认识法兴寺、崇庆寺的来龙去脉,逐渐爱上了这份外人看来甚是枯燥乏味的工作。
随着了解得越发深入,他越觉得应该向大众宣传这些文物的价值,除了做讲解、做讲座,他把自己这些年的研究编撰成书,先后出版了《佛影——法兴寺、崇庆寺、观音堂彩塑赏析》等专著,为长治市今后的佛寺文物类图书的编著提供了范本,为提升法兴寺、崇庆寺等文保单位的学术地位与长子名片作出了极大的贡献。2019年10月,张宇飞创建了“守寺者”微信公众号,发表介绍山西文化遗产的原创文章百余篇,累计阅读量近50万人次。
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解任务
30多年来,曾作为这两处国保单位文保员兼讲解员的张宇飞,通过自己对文物历史、讲解业务的潜心研究,深耕揣摩,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讲解风格,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0万人次,讲解近2万次。他语言优美诙谐,内容饱满丰富,思想独到深刻,形式与时俱进。在他的讲解下,这些彩塑、文物被赋予了生命,穿过千百年风雨重新焕发出光彩。这些深山古刹也慢慢被外人知晓,吸引了建筑界、佛教界等知名人士前往。
2022年,长子县文旅开发势头强劲,在推进长子县文旅事业发展进程中,张宇飞倾尽心力。对于每一次的讲解任务,张宇飞都会提前准备,他始终怀着常讲常新的心态去认真对待每一个来参观游览的客人。他感慨地说:“感恩法兴寺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从事我喜欢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工作。虽然从事文物讲解工作30余年,但是每一位游客都是第一次来,所以我就要拿出第一次的状态去做讲解。”正是他的初心坚守,才逐渐让这两处国保单位从最初的“养在深闺人未识”成为“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文化瑰宝。
他的讲座得到专家学者的赞赏
除了讲解接待工作外,张宇飞还一直致力于长子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以及推广宣传工作。他先后多次在央视、省市多家新闻媒体推介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并代表长子县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开展学术交流。他的讲座深入浅出且富有创见,力求用最通俗的语言向大众无偿传播与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和普通听众的高度赞赏,被多家高校和文化机构聘请为专家顾问。“近些年有机会在一些大专院校,包括文化机构做一些学术交流和讲座,也包括在一些社会团体组织的社会活动中做一些讲座和汇报,这既是传播和弘扬家乡文化的一个机会和途径,其实也是提升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张宇飞谦虚地说。
张宇飞是山西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他实地调研了解文化遗产保存现状和文物保护工作的短板,积极为文博事业建言发声,呼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强文旅人才培养,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他表示:“为长子的文旅兴县、文物保护工作建言献策,是我的责任,也是一份义务。”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