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白”到“大拿”
从“小白”到“大拿”
“谢谢你,马工,我把ospf宣告地址修改后,计量、电能质量监测等业务就调试通了,你判断得真准确。”10月24日,国网长治供电公司信通公司网络控制室副主管马倩在接到用户厂站的故障申告时,快速锁定原因,完成了新接用户厂站综合数据网业务的调试接入。
这样的场景在马倩的工作中经常上演。9年深耕一线,让她从“职场小白”快速成长为“电力通信尖兵”,先后6次参加省公司级以上竞赛;参与完成3项QC成果、2项创新成果研发,获得省级“技术能手”“三晋技术能手”等称号,成为同事、用户眼中的“大拿”。
从第一次了解电网7×24的概念时,学真本事的想法就牢牢钉在马倩内心。她跟着师傅勤看、勤学、勤问,在一页页密密麻麻的笔记、一通通请教电话的加持下,熟络了每日的巡视操作,快速处置各项故障申告、完成TMS工作。
2019年,公司对综合数据网老旧设备改造,要对长治范围内所辖220kV变电站、12个县局、51座110kV变电站以及50座35kV变电站进行新设备安装、业务割接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主持项目的马倩第一时间开始梳理方案,寻找最高效的施工措施,倒排工期,与同事一起投入改造。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有需要,大家就会看到忙碌的马倩。
每当面对电网重要保障工作,马倩都会主动梳理可能受影响的通信设备及业务,制定保障方案。事后还要利用闲暇时间再复盘,推敲还有没有可以再改进的地方。“只有把每次的每一步都做细致了,面对突发故障时,才能迅速分析研判,快速定位故障原因。”马倩说。
去年6月,长治公司接到省公司下发的选派信息通信兼职培训师任务,在全公司内进行人员征集。初次听到通知,马倩内心挣扎了许久,激动的是有机会将自己掌握的技能分享给大家,担忧的是在台上怎能给大家讲明白。准备材料、查阅资料、整理讲稿,说服两个孩子……马倩成为国网技术学院第三期兼职培训师。“马老师,讲的那个方法太实用了。”“听了马老师的课,我判断故障原因又有了新途径。”仅仅两个月,马倩成了深受学员欢迎的老师。
在全省电力通信运维项目比赛中,大家也看到了马倩的“拼”。连续3个月的备战之路,她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只一心想着突破自己。“记得第一次模拟实操考试完,我的心态彻底崩了。因为紧张,光熔接光缆我就足足用了34分钟,后面还有插拔板卡、网管操作、业务开通、2M头制作、电话线制作等一系列操作,1小时内肯定完不成。”马倩回想着,于是,她请教队友、自己摸索、勤加练习,在网上查找防止手滑的方法,最终锁定了小指套;节约时间,查找快速剥线神器……功夫不负有心人,竞技场上,她在1小时内完成了业务开通,在剩下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了光缆熔接,取得了团体第一、个人第三的成绩。
人生因一往无前而更加灿烂。马倩始终尽心尽责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本报记者冯鸿 本报通讯员李玲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