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产业学院新平台 塑人才培育新生态
建产业学院新平台 塑人才培育新生态
近日,山西工商学院醋健康产业学院举办了教学成果展暨校企合作研讨会,来自太原市宁化府益源庆贸易有限公司、山西省美锦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老陈醋集团及山西农业大学等企业代表和业内专家共聚一堂,从人才画像、科研项目、产品设计营销等各个方面,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
精准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需求,近年来,山西工商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携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全力培养适应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00平方米生产基地,助力醋产业人才培养
山西盛产老陈醋。“健康中国,醋能起到作用。”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亲切嘱咐。山西工商学院自2018年便设立了醋健康产业学院,2022年之后又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明确了升级建设醋健康产业学院的目标。
“老师,如果按照理论知识,用300ml的水就可以将醋醅中的酒精蒸馏出来,但我在实际操作中发现,300ml的水会很快被蒸干。我们如何有效地测定,保障数据准确?”学生薛金昭提出疑问。在这堂酿造实践课上,师生共同探讨,老师为学生梳理生产过程的重要节点并指导过程指标监测,确保酿造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目前,醋健康产业学院有生产基地1200多平方米,设有蒸、酵、熏、淋、陈五大工艺车间及灌装、包装车间,高标准配备了醋生产检测的检验室与醋产品研发实验室、多功能教学区。”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醋,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展了醋产品品牌设计与外包装设计项目;会计专业以醋为案例,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了解成本核算在实际中的应用;健康管理学院教师还带领46名学生,在没有专业技术指导的情况下首次尝试生产传统酿造,顺利出醋600余斤,总酸4.97g/100mL。
“根据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筹备建成集研发—生产—包装设计—推广营销—财会结算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传承山西老陈醋工艺的同时,推动交叉专业融合发展,提升育人实效,培养地方需要的实用人才,为山西老陈醋创新发展积蓄动能。”该校产教融合办公室主任晋菲在谈到下一步发展时说。
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培养跨境电商运营人才
山西工商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是省教育厅确定的“1331工程”提质增效项目。近年来,依托跨境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等主干专业,该校构建形成了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需要什么能力,我们就教什么能力;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院长周新生表示,学院始终秉承“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型教育办学模式,主动对接省内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主的跨境头部企业,共同进行跨境电商运营人才培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如该产业学院成立了跨境电子商务凌鹰班,在今年4月23日阿里巴巴跨境电商高校专场招聘会上,凌鹰班48名学员均与山西本土跨境电商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其中2024届毕业生徐梦娇、于晓宽等培养考核认定为A级的学员,均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意向书,月薪资达到8000元。
“我们渐渐掌握了很多技能,看着自己管理经营的店铺数据曝光、点击效果越来越好,看到自己学到的技能能更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非常有成就感。”徐梦娇高兴地说。山西顺天立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晋哲峰表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培养的学生,职业规划清晰且能够有效落地,为企业节省了新人培训的费用,有效弥补了山西跨境电商人才缺口。”
此外,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还提供社会服务,如为省商务厅“乡村e镇”项目及相关评审项目提供专家智库支持等,助力我省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精准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学校始终扎根山西这片热土,围绕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建设产业学院,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办学主体作用,贯通人才、项目、平台、成果互通互动、共融共享的良性循环,为民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采访时,山西工商学院校长牛三平表示。
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贸易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山西工商学院主动出击,积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构建了符合我省转型发展需求的商务服务、文旅服务、健康服务三个优势特色专业群,形成了结构合理、联系紧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教融合模式。
“通过搭建校企合作、产业学院、校地合作三级产教融合平台,与太原市两区一县开展‘12大基地’建设,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学院、醋健康产业学院等5个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形成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多主体共建共治,集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育人平台,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排在全省高校前列。”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已获批立项为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山西省首批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培育项目。
本报记者李林霞 本报通讯员李涓 刘秀丽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