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灾害隐患点分布

(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二)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0903_b87a7de752ef68817672337bedc7d9a3.jpg

崩塌

20240903_39d789a1f03017573f5bcac30b9bbe61.jpg

滑坡

20240903_ea2994ab479eb976222aeb3e35fa60e6.jpg

泥石流

20240903_435e117e644d7667d0b69113640742e6.jpg

地面塌陷

20240903_68c72d1f5e39c74aacbcdf32ffef88ec.jpg

地面沉降

20240903_57a3692c9d8c685667eae90310440223.jpg

地裂缝

20240903_8a70aad53a9aa68fd06ef11883e1d50b.jpg

图1 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分市统计图

20240903_3e0ccb51b1c03e9aa648782420793387.jpg

图2 地质灾害隐患类型统计图


  

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如降水、地震等 ) 或者人为活动(如山体开挖、矿山开采等)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一)山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崩塌

  崩塌是陡坡上被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其下部软弱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动,失去稳定性,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简单地说,就是陡坡上塌下来石头或土体。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岩土体在以自重为主动力作用下,沿着贯通的一个和数个软弱面发生以水平位移为主的顺坡剪切滑移现象。简单地说,就是石头或土体顺一斜面滑下来。

泥石流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短时性特殊洪流。简单地说,就是大量泥和沙石从沟里流出来。

地面塌陷
A.采空地面塌陷

  采空地面塌陷指地下矿体采空后,矿层上部及周边的岩层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随之产生弯曲、塌落,以致地表下沉变形和塌陷。简单地说,就是开发矿产使地面塌下去了。

B.岩溶地面塌陷

  岩溶地面塌陷是发生在碳酸盐岩(石灰岩等)类分布的覆盖型岩溶区的一种较特殊的地质灾害,是指覆盖在溶蚀洞穴发育的可溶性岩层之上的松散土石体在外动力因素作用下,向洞穴运移而导致的地面变形破坏,其表现形式是产生塌陷坑。简单地说,就是地下溶洞使地面塌陷下去。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一种累进性的缓变型地质灾害,是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某一范围内所发生的地面降低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地面沉下去了。地裂缝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地表岩土体发生变形,当力的作用与积累超过岩土层内部的结合力时,岩土层发生破裂,其连续性遭受破坏,形成裂隙。简单地说,就是地面裂开缝子了。

(二)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

  截至2023年底,全省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0746处,其中太原市757处、大同市601处、朔州市242处、忻州市1063处、吕梁市2423处、晋中市1147处、阳泉市363处、长治市1182处、晋城市373处、临汾市1691处、运城市904处。

按隐患点类型划分

  崩塌6964处、滑坡1391处、泥石流508处、地面塌陷1604处、地裂缝276处、地面沉降3处。

按险情划分

  特大型33处、大型85处、中型850处、小型9778处。

地质灾害是否可以预防?

  崩塌、滑坡、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灾害的发生发展时间短促,没有防灾知识,难以预防。灾害一发生会造成一定的灾难,如果具备一定的防灾知识,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可能会消除灾害的隐患或有效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具备缓变性特点,灾害的发生发展时间相对长,只要及时发现、有一定的防灾知识,通过避让或人员撤离,灾难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宣

(责编:温文、刘 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