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雷”行动护安全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中交一航局城建公司长春二道区中医院施工现场,主体建筑已雏形初见,如火如荼的建设一线,不规则地插着不少红旗,迎风飘扬,红旗下的小灯闪烁着光芒。安管员侯中阳走过最后一面红旗,长长舒了一口气:“今天的动火检查圆满完成了!”

作为房建项目,电焊、切割等动火作业是安全检查的重点。由于楼层多、面积大,安全检查效率低,还容易出现遗漏,成了安全员时常头疼的问题。

安管员李超忽然瞥见电脑小游戏“扫雷”,灵光乍现。“动火点就像已被探明的地雷,咱们在动火作业点立起警示红旗,情况就能一目了然。” 听了李超的想法,老侯连连称道。

​有了想法,立刻推进,李超在每个动火地点用红旗进行标记,更换动火作业地点后,相应的红旗也重新设立。但经过实地巡查,红旗似乎并没有发挥出预想中的作用。

“楼栋外侧的红旗,在楼下能够看见,但大楼内部的动火点就算设置了红旗,依旧需要安全员逐层巡视,才能掌握具体情况。”听着老侯的巡查体验,李超陷入思索,决定进一步改进方案。

很快,李超把小红旗和监测环境的GPS系统结合起来,在旗杆内部置入GPS芯片,精准定位动火点位置。“在系统上一眼就能看到红旗位置,清晰明了,安全检查再也不用走弯路了!”老侯欣慰地说。

“不论是动火点,还是其他高危施工的区域,检查有遗漏就是在给大伙儿的生命健康‘埋雷’,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肃清‘雷场’!”李超骄傲地向大伙介绍“新产品”,改进后的警示“扫雷”定位系统,不仅可以在系统上提前确认动火作业位置,还能用红旗上的按钮一键报警,便于第一时间应急处理。

随着施工推进,红旗还被逐渐被开发出新用途。例如用警示旗标记容易被忽视的深井和坑洞,这样一来,大家对各种“危险雷区”了如指掌,现场安全管控日渐完备。

如今,一支支鲜艳的红旗在楼层间星罗棋布,组成了项目上一条独特的“安全之路”。(秦子豪 李超)

(责编: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