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驼队”,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铁担当”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一百年来,从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到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再到当下的中国全面崛起,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气象万千、前景广阔。铁路部门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支撑者,也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铁担当”。

坚守为民发车初心,为人民福祉奋进不止。从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诞生起,中国人才真正意义上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铁路,真正为人民福祉而发车的铁路,造福西南地区广大人民。为造福更广大人民,铁路部门持续加大贫困地区铁路建设投资力度,以铁路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脱贫攻坚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铁路部门持续开好途经21个省区和35个少数民族地区的81对公益性“慢火车”,打造流动的“惠民助农列车集市”服务品牌;其次挖掘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开行铁路旅游帮扶专列,带动了沿线旅游、商贸、餐饮等产业发展和消费升级,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为偏远地区人民谋福利、谋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展现中国技术魅力。从修建铁路还要看外国人脸色到自主设计施工把铁路修到世界屋脊之上;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构建;从“龙号”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再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中国铁路发展史,展现了中国铁路坚持科技创新的决心与毅力,见证了“中国技术”阔步走向世界前列,熠熠生辉的局面。如今,从雪域高原到山区雨林,从滨海之城到沙漠腹地……复兴号高速列车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安全运行23.4亿公里,充分展现了中国铁路技术面对复杂的地形地貌、气候等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5G”、智能监控系统等智能技术加持下,复兴号变得更加智能与安全,已成为中国技术走向世界舞台的一张亮丽名片。

架起合作的桥梁,拓宽共赢之路。中国铁路由点到面,链接亚欧大陆,为亚欧各国经济交流奠定了基础。截至今年3月12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020万人次,发送货物3424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780万吨,其国际“黄金大通道”作用明显,为中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带动了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发展,并辐射至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国内31个省的主要城市,扩大了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截至今年5月25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9万列,货值超3800亿美元,其为亚欧各国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运输服务效果明显,成绩突出,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品牌及各国经济发展合作共赢的样板间,也生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梦想高扬,唯有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是人民富裕幸福的路,是科技强国的路,是走和平发展的路,也是高高飘扬在火车前进方向的使命旗帜,中国铁路定不负岁月,不负人民所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奋力前行。(王健)

(责编:刘 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