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如何应对强降雨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七八月份是我省主汛期,降水集中,多出现强降雨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目前,山药、柴胡、菊花、地黄等中药材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强降雨极易对中药材生产造成渍涝和次生灾害。为科学应对极端降雨对中药材生产造成的影响,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山药运城综合试验站专家提出以下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御。根茎类药材易受渍水危害,在强降雨来临前,全面排查中药材基地的防洪排涝设施,清理疏通沟渠,确保雨水能有效排出。
  二是及时排水清淤。降雨过后,利用沟渠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减少中药材受淹时间。积水严重的地块,可采取动力排水。
  三是做好基地整修。藤本类药材要对藤蔓进行加固,适当修剪藤蔓枝叶以及黄叶、病叶,减少水分蒸发和病菌滋生。降水过后一般都是高温暴晒天气,可修建拱棚覆盖遮阳网,防止因高温暴晒导致的中药材根腐死亡。
  四是中耕松土。雨后排除田间渍水后,及时进行田间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防止因土壤板结而影响根系生长,并及时施用生石灰、托布津、多菌灵等广谱抗菌药物进行土壤消毒处理,避免造成病害暴发。
  五是科学施肥。渍水后根系发育受阻,结合中耕追施多元复合肥或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使植株快速恢复生长。
  六是加强病虫害防治。高温高湿易造成根腐病、枯萎病、灰霉病等病害发生,可于根部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等生物源药剂,或含有多菌灵、恶霉灵、咯菌腈、精甲霜灵等有效成分的化学杀菌剂。
  七是根据受损程度分类恢复生产。对于即将进入采收期的药材可适当提早采收,及时干燥加工;受损较轻的种苗繁育基地或新移栽基地,根据药材生育期和播种期可进行补播、补栽、补插;对于受损严重、确实很难恢复的中药材品种和基地,按照轮作原则,可通过深翻改土改种其他药材或作物。

王晓民

(责编:温文、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