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匠心之火,铸“1533动力先锋”之魂——神池南折返段整备队
淬匠心之火,铸“1533动力先锋”之魂——神池南折返段整备队
在广袤无垠的晋西北,有一片被称为“风雪之乡”的土地,那便是神池。这里,冬季漫长而寒冷,银装素裹,一片苍茫;春季则干旱多风,焦金流石,沙尘飞扬,仿佛大自然在锤炼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生灵。
神池南折返段地处朔黄线最西端,伫立在海拔1533米的晋北高原,是国家能源集团煤炭运输大动脉的咽喉腹地,保障朔黄铁路优质机力供应。一代一代朔黄人,二十三年的坚守与奉献,在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守护着朔黄线的“西大门”。神池南折返段作为机务专业的先遣队、供应站、工兵连,肩负着核心动力单元既优质机力供应的职责与使命,传承发扬新时代“火车头”精神,扛起朔黄铁路机务专业“动力先锋”保供旗帜,他们如同一颗颗坚韧的种子,深深扎根在神池南折返段这片坚实的土地上。
青春之光:青年突击队的挺膺担当
神池南折返段机车整备青年突击队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三十五岁的年轻队伍,在2021年荣获“两万吨周年突出贡献奖”,在2024年荣获国家能源集团“机车整备青年突击队”荣誉称号。他们肩负守护朔黄铁路1533高地“西大门”的重任,充分彰显青年一代挺膺担当的朝气锐气,闪耀着新时代的青春之光。
青春之“光”附于践行之“体”方可彰显价值。整备青年突击队以“钉钉子”精神,认真做好安全生产、能源保供、防汛应急、防寒防雪等工作,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记得2022年8月9日神池地区遭遇强降雨,涵洞积水超过600毫米,造成车辆、行人无法正常通行,突击队全员以“雨”为令,化身“防汛先锋”。
“快!不能让涵洞的积水阻碍通行!”队长王生栋手拿对讲机急切地说道,“青年突击队拿好工具!紧急出动!段外的涵洞必须第一时间清理出来,保障乘务员接送车能够顺利前往二场!”王生栋快速抵达积水路段,第一个带头跳下冰冷刺骨的积水中,带领队员们投身于排水抽水的各项工作中,“生栋,你这身上都灌进去雨水湿透了,在这里驻守的时间太长了,回去休息下洗个热水澡吧,别感冒。”整备队的老师傅关心地说道。
“谢谢!我是党员必须起好带头作用,水不下防,人不撤退,这场雨来得大又急,可不能对运输生产产生影响。”突击队的队员们在队长王生栋的带领下,经过四个小时的奋战,连吃饭都是在现场凑合一顿,直到最后终于将积水清空恢复正常通行,随后又派专人每隔半小时巡视一次,密切关注水位变化,而他自己早已转战到上砂作业区的现场。
整备青年突击队王生栋,只是这群敢于担当、冲锋在前的青年员工一个代表,全体队员们勠力同心守护着折返段家园的安宁,在“真刀真枪”的能源保供“攻坚战”中淬炼“钢铁筋骨”,是当之无愧的突击先锋战士。
奉献之光:整备队的无言坚守
自创立之初,神池南折返段整备队便是朔黄铁路线上最重要的生产组织环节之一。而在这条“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上,在一列列疾驰的火车背后,少不了“无名英雄”们夜以继日默默坚守的身影,他们以极高的职业操守,演绎出专属于整备人不一样的热爱与感动。
“范昊,检查一下段内隔开设备和道岔运转情况,段内预计3小时内将出现暴风雪天气,严禁出现影响设备运行的状况发生,一定要仔细全面排查。”整备队主任吴鹏飞向员工叮嘱道。
2023年的冬天,注定是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神池地区普降大雪,气温骤降。休班在家的吴鹏飞坐立难安,他反复查看工作群信息,放不下心的他决定亲自前往现场,一路上,风雪交加,但他的脚步却异常的坚定,他深知,这场暴风雪对于铁路安全运输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而他必须确保机力供应毫无纰漏的正常运行。
凌晨3时许,吴鹏飞冒着暴雪赶到段里,立即与值班员对所内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刚准备松口气,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对面传来焦急的声音:“主任,出库方向J5道岔转动不良、砂管出现冻结情况……”
“收到,别急,我马上到。”吴鹏飞挂断电话,急忙做好安全防护后赶往故障现场。刺骨的寒风如同刀子一般划过他的脸庞,他的眼神却散发着坚毅的目光,势必要“打赢”这场硬仗。他迅速统筹人员、设备、物资及后勤保障,全力开展除雪工作,做到“战之能胜,确保运输畅通”。
“飞哥,你正在休假中,这些事我们来处理就好,又耽误你休息了”。折返段员工李路遥说道。
“没事,遇到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我这心始终悬着,必须跟大家一起开展隐患排查和除雪工作,心里才能踏实。”吴鹏飞摇着头回道。
经过2个多小时的除雪破冰工作,列车的出库和运行恢复了正常运转。此时,天已大亮,风雪小了不少,队员们轻拭着脸上挂着的冰霜,看着安全稳定运行的一辆辆列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不停上演,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每一辆机车“把脉问诊”,确保机车以最佳状态,驶向朝阳,驶向远方。
我想,若要写整备队的坚守,就不能只写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要写那灯火通明的值班室;要写那紧盯屏幕熬得通红的双眼;要写被汗水浸湿的路服;要写万家团圆时翘首以盼的家人;要写团圆饭桌上的那副空碗筷;当然也要写平安顺畅的铁路、准时准点的出入库、日复一日交接班声音的悠扬、山水远方与无言的坚守。
斗争之心:地勤组的坚韧不拔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斗争,伟大的斗争被伟大的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神池南折返段地勤组,“一站式地勤整备”服务的核心,机车“4S”店的服务站,他们就是“1533动力先锋”精神内核中斗争的勇士,也是他们赋予了“1533动力先锋”新的时代内涵。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从不退缩。战严寒、斗风雪,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他们深知,只有不断斗争和迎难而上,才能确保铁路运输的畅通无阻。每一次列车的安全出发,都离不开他们的不懈努力,他们坚定“行则将至,做则必成”的信念。
他们深知,自己不仅是铁路线上的机车安全的守护者,更是新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韩志强,这位地勤组主管副主任,便是这支队伍的生动缩影。
“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护马甲。”他在工作中反复强调,“在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行动的准则和工作的标准。随着技术设备迭代和优化,隔离开关设备全面升级,智慧整备系统上线运用,细化作业流程,机车各重点部位平推。地勤班组如何顺应改革变化成为了他心中的头等大事。
于是,在无数个夜晚,当大多数人已沉入梦乡时,韩志强的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他紧盯着电脑显示屏,一双锐利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丝数据的波动。
“截至2024年6月份,直流机车整备21412台,发现故障16023件;交流机车整备16734台,发现故障12773件。”通过收集、整合和深度剖析海量数据,各类安全隐患被迅速识别并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实现了安全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对于地勤人员而言,他们的主要工作场所就是户外,如何在冬季极寒天气下保证机车质量和保障机力供应,成了地勤组每年冬天都必须挑战斗争的难题。然而地勤队早已习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冲锋,无论是做好机车整备工作还是负责机车打温工作,他们都尽职尽责,不畏辛苦。为应对紧急情况,地勤组面对疏通砂管的“战斗”或者其他突发任务,都能迅速集结,昼夜连续作战,从不言苦,从不言累。他们与困难角力,与阻力对垒,战风斗雨,闯关夺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的坚定信念。
在神池南折返段新的征程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唯有能锻造神池南折返段“1533动力先锋”内核的我们,风雨无阻向前进,才能推动神池南折返段这辆高速行驶的火车披荆斩棘、行稳致远。(王生栋 王郡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