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探寻乡村振兴“加速度”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实践队员在启春阁俯瞰太原市区

西山处于太原市山、水、城共融地带,实践队了解到,由于超强度开采等原因,这里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废渣漫山遍野,坟茔壕沟举目可见,污水肆意横流,生态植被枯朽衰竭,是市区集中影响大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让曾经“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的美景变得满目疮痍。经过属地政府和相关企业近年来的规划建设和不懈努力,西山生态综合整治规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林木覆盖率由不足20%上升到80%左右,带动太原整体空气质量提升,减排二氧化碳近百万吨,成功打造了矿山生态修复的“西山模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时光荏苒,今非昔比。西山万亩生态园的成功治理让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产生的巨大经济价值,队员们在心底埋下了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希望之种。

实践队员参观西山万亩生态园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路径之一。“西山模式”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已经被全国各地所借鉴。

实践队在西山生态园启春阁前合照

转型开拓新天地 振兴绘就九院春

7月28日下午,实践队来到太原市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九院新村,在村委会办公室主任路贵贞的带领下,一同参观了村委会和乡村振兴商业示范基地,深入了解九院村的转型历程和乡村振兴新成效。九院新村被誉为“三晋一枝花,并州第一村”,曾是典型的采煤沉陷区村庄,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九院村人就下定决心整村搬迁建新村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九院村紧紧抓住转型发展的新机遇,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实践队在九院村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

实践队通过采访了解到,在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的大背景下,全村旧有的产业难以为继,在村民共同努力下,九院村推进生态改造,填沟造地,植树造林,在加强生态治理的同时,九院人将“文化+”“旅游+”“农业+”模式充分融入生态建设过程,在产业发展上,通过激活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改革“三变”,依托山上旧址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依托山下新村发展绿色经济,实现游在山上、吃在山下,打造出一院一景的特色产业亮点。

实践队员在村委会带领下参观九院新村

队员参观九院新村新产业感受乡村新发展模式

队员们参观了九院村充满文艺与现代气息的每一个特色小院,这里的每一个特色小院都被打造成“旅游+餐饮”的经营模式,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体验。感受着产业升级和生态恢复为村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实践队员们切实认识到在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青山就会有银山。在与村委会工作人员交流过程中,队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事业,鼓励带动身边青年同学们积极参与农村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产业发展寻找新出路,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