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上的“硬核浪漫”——写在丝绸之路上的化建爱情故事
昆仑山上的“硬核浪漫”——写在丝绸之路上的化建爱情故事
巍巍昆仑,万山之巅,寒风凛冽,终年积雪。时值盛夏,内地的城市早已骄阳似火,然而,在这片海拔4800多米的高原之上,却依旧大雪纷飞。
▲南毅李宁夫妇在新疆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项目上
他们是一对普通的夫妻。丈夫南毅是中化二建新疆分公司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项目的施工经理,妻子李宁是该项目综合办公室职员。他们因中化二建结缘,在2023年中化二建的首届百对新人集体婚礼中,他们幸运的抽中了特等奖汽车一辆。但是两人没有花前月下,也没有卿卿我我,而是在这海拔4800多米的大红柳滩,一个只有冬季的地方,开启了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项目建设的“蜜月”生活。
没来喀喇昆仑之前,李宁从未上过高原,眼前的一切让李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氛围和挑战,她切身体会到了高原与平原的差异。这是她上班后参与的第一个工程项目建设:4800米的海拔、延绵千里的雪山、高强度的紫外线。李宁有些后悔了,还在蜜月期的她没来得及适应眼前风吹沙石跑、氧气稀薄少、地上不长草的高原,高反症状随之而来,李宁先后经历头痛、嗓子疼、胸闷气短、拉肚子等各种高反症状。但这并没有让她畏缩,“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可以在这个陌生的土地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南毅注视着旁边的李宁,讲到:我觉得她应该能挺过去。
▲南毅在项目座谈会上
南毅自2013年入职以来,无惧无畏,苦练技术10多年,常年与风沙为伴,皑皑白雪见证了他从毛头小子到项目负责人的蜕变,寒风酷暑印证了他“小白”到“新秀”的进阶。如今的他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项目施工经理。面对大红柳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了适应极端天气变化,加之交通不便、气温骤降等问题,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并确保施工质量,南毅与项目领导班子一道,带领项目部全体职工,识大体、顾大局,赛时间、抢进度,攻克了高原混凝土浇筑时间长等诸多困难,完成了一项项艰苦卓绝的施工任务,向业主方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创造了属于中化二建人的高原建设加速度,青年之志在西域边陲中熠熠生辉。
南毅在他的日记本中写道,“我要用青春作笔,在祖国边陲画出一道绚丽的彩虹,与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项目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新疆绿色矿业的推进,喀喇昆仑山腹地大红柳滩锂矿资源的加速开发,新疆锂工业在几度沉浮中再次迎来全产业链振兴的“窗口期”。该项目作为新疆的重点项目,也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具体体现。
同时,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项目部积极推进民族团结,先后接收、培训数百名南疆少数民族工友,助力他们变身产业工人,帮助他们“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
南毅与李宁,是夫妻,更是战友,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一起面对各种的挑战。昆仑之巅,他们是最美的风景,也是最闪耀的星辰,他们将爱情镌刻在“世界屋脊”之上,镌刻在丝绸之路最美的明珠之上。
一段见识过山川湖海的青春是浪漫的开场白,但是经历“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高原项目建设经历,一定是这段“硬核浪漫”里最有趣部分。(谢菲)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