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后当农民的幸福时光
落榜后当农民的幸福时光
1996年的夏天,高考成绩揭晓,我终究还是落榜了。那天,父母带着我在地里劳作。娘见我细皮嫩肉干不了庄稼活,叹着气劝道:“娃,再补习一年吧,蹲蹲苗更壮。”话音刚落,爹就冷冷地接了话:“看他平时那吊儿郎当的样,再补一年也未必能考上大学。依我看,不如让娃出去学门手艺实在。”“不学!我就留在家里种庄稼,我想当农民!”我几乎是脱口而出。爹气得直骂:“真是块朽木!你想干啥就干啥,随你!”
不是差等生,就不知道学不进去的“苦”。其实,我心里清楚,高中这几年,我的成绩一直垫底,厌学情绪早就像野草般疯长,时不时就会萌发退学的念头。在我看来,自己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只是父母一直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才硬逼着我往前走。高考落榜,让我逃出了学习的苦海,反倒像是挣脱了枷锁一般如释重负。于是,在父母的叹息声中,我坦然接受了“铺盖一卷上田埂、钢笔换成旱烟袋”的日子,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
留守乡下扎根农村,自然与种庄稼脱不了干系。说起那些劳动的日子,满是阳光与泥土的芬芳,亦是别有一番乐趣。每天守着村子,往返于田埂与农家之间,看炊烟袅袅升起,赏四季田园风光,吃着娘做的家常便饭,日子虽忙碌辛苦,心里却揣着一份自在快活。
当了农民,成家便成了头等大事。为这事儿,爹拿着烟跑东家去西家,好一番周折,总算为我打听寻觅到一位合适的农家姑娘。初次见面,女方对我还算满意,唯独不称心的地方就是嫌我是个种地的农民。
农民怎么了?吃五谷杂粮养得身强体壮,住黄土坡上能唱《父老乡亲》,日子照样过得潇洒!我一气之下摔门而出,骂她好高骛远,没那金枝玉叶的命,倒有颗想嫁帝王的心。没成想,这股子犟劲儿反倒勾起了她的好奇心,后来竟慢慢走到了一起。三年后,我们顺理成章结婚成家,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说实话,身为农民,我从没觉得丢人,农村这片广袤的天地,藏着众多稀罕事,处处洋溢着农人的欢笑。
在村里的那几年,我与父辈们同甘共苦,与乡邻们和睦相处。凭着对写作的热爱,我总在农活间隙拾掇起笔,把村民的喜怒哀乐、田间的四季风光都尽收眼底、组词成文,并试着往各地的报社投稿。累了困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或是听妻子在一旁念叨。她总说我“没出息,一辈子就只能当农民”,还打趣我“四亩果园三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埋怨我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等她唠唠叨叨奚落得差不多了,我才慢悠悠地回嘴:“你这是乌鸦笑猪黑,自己瞧不起自己人。妇道人家见识短,哪懂咱农民的天地有多大?起码咱晚上不用熬夜迎高考,清晨不用早起上操,自由自在赛神仙,除非……除非被你这‘阴盛阳衰’的紧箍套住喽!”这话一出,妻子总会笑得花枝乱颤,那笑声倒像是一种鼓励。有时候我也会“小鸟依人”地凑过去,附身在她渐隆的肚皮上,听肚里小生命的动静,给腹中胎儿讲郭沫若的诗、赵树理的故事,也讲“谷雨前后、栽瓜种豆”的农谚,心里盼着“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时妻子就会戳着我的鼻尖笑骂:“滚远点,别把孩子带偏了!”我便笑着回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是想让娃将来也爱上家乡这块热土,培养他动笔写生活的情调。”她听了,总会无奈又略带骄傲地说:“你呀,就这点好——笔杆子硬!”
2000年10月,缘于多篇文学创作和新闻报道被各级媒体编发,我得到了乡党委时任领导的赏识,聘请我到政府机关搞文字材料。我既惊喜又惆怅,心里五味杂陈。惊得是坐在家里居然喜得一份工作,惆怅的是不舍自己热爱的农村生活。但在父母和妻子的劝说下,最终还是告别了山村,走进了乡政府办公室……
时过境迁,那段农村生活在我生命的履历中历久弥新……
王会亮(平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