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童年的玩具
古代童年的玩具
古代的小孩童年也是很快乐的,玩过家家、捉迷藏、跳大绳……快乐是不分时代的,那些妙趣横生的孩子嬉戏场面,至今依然从古画中可见。
现代的小孩子喜欢玩陀螺,古代的小孩也喜欢。陀螺这个小玩意,在宋代就能看到了,算是比较古老的小玩具。陀螺是木质的,底下有一个钢珠用来旋转,大一些的可以用鞭子抽,小一些的直接用手拧,让它旋转起来。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风筝并不是以纸制作,而是木质的,传说中第一个风筝为“鲁班”制作,称之为“木鸢”。造纸术发达后,坊间才开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在古代,毽子不只是“踢”。据说毽子起源于蹴鞠,所以要真正玩好一只毽子,需要有柔韧的四肢、灵活的关节。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写道:“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
明清两朝,中秋流行送给孩子“兔儿爷”。“兔儿爷”是一种泥塑玩具,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兔儿爷摊子”条所述,“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益智类玩具,古人也青睐。古代最流行的益智玩具以拼板类和环类为代表。古代拼板玩具中,在现代最流行的当是“七巧板”。七巧板有“智慧板”之称,是清朝家长常买给孩子的益智玩具,其源于宋朝的“燕几图”。在环类益智玩具中,“九连环”最受古代家长和孩子的青睐。九连环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环”,明朝时已是流行的益智玩具。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竹马,是古代孩子喜爱的玩具。关于竹马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郭伋传》,说的是郭伋到西河郡美稷县巡行时,有数百名儿童各骑竹马,在道旁拜迎。美稷县在今天的内蒙古准格尔旗北部,所以人们推测,竹马的游戏可能最早就是从儿童模仿大人在草原上骑马的行为而来。
踢石球就是将石头琢成小球状,用脚进行踢玩,而且一般在冬天才玩耍,北方冬天太冷,经常冻手冻脚,踢踢球可以活血御寒。
“捉迷藏”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又称“藏猫儿”“躲猫猫”等。捉迷藏有两种玩法,一种是蒙住一人的双眼,其他人在他的身边奔跑引他来捉。另一种是大家找地方藏起来,让另一个游戏参加者把大家找出来。古代年画上有捉迷藏画面。
古代儿童的玩具也是很多的,比如棋戏、投壶、灯谜、抖空竹、跳百索等等,孩子们的娱乐生活也是丰富多彩。
□孙丽丽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