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李少白拍摄故宫精品之作《紫禁之光:从黄昏到黎明》节选——

我穿行宫门达数千次之多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紫禁之光:从黄昏到黎明》李少白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弦歌
  本书是“李少白拍故宫40年”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于今年出版,为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献上小礼。全书分日落、黄昏、黑夜、黎明、日出五条主线,精选李少白先生各个时期的精品摄影佳作,并配有作者记录拍摄过程的多篇随笔,忠实又艺术性地再现了这五个特殊时段故宫的诸般风姿,并蕴藏着多层次的丰富内涵。
  进入故宫,首先要穿行宫门,离开故宫,最后还是要穿行宫门。想到故宫中摄影,更要不断地穿行宫门,才能寻找到要拍的景物,甚至有时穿行宫门的目的,就是要找到有特点的宫门去拍摄。四十多年间,我出入故宫早已超过数百次了,穿行宫门的次数恐怕已不止数千次。
  当一次次穿行宫门,一次次注意这些宫门,又一次次了解这些宫门,不由得感叹,紫禁城里的门不仅数量多得惊人(至少有千座以上),而且形式也丰富得令人眼花缭乱。仅我所见过的就有城堡门、殿宇门、牌坊门、影壁门、垂花门、随墙门、卷洞门、屏门、月洞门、八方门、瓶式门、棋盘版门、八字照壁门、肖形门……当然还有一些门,至今我也没弄清楚是什么门。
  故宫中大大小小的难以数清的宫门,有的有名字,有的没有名字,最有名的宫门当数出入故宫必走的那四座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四座门中,午门为最。午门为紫禁城的正门,它位于皇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的正南,位当子午,故称“午门”。午门号称故宫第一门,也是我知道最早的故宫宫门。“推出午门斩首”这句话,在我还没到故宫时就早已听说了。我第一次进故宫拍照就特意选择走午门(当时神武门也可以购票进出)。午门并非大家所想象的一座大门,而是一座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城台楼宇。翻阅故宫导游图,才对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午门外,虽然是一个由三面高墙围峙的广场,却不是杀人的刑场。“推出午门斩首”纯系传言。午门外从未斩人,明朝是在西市斩人,清朝改在菜市口斩人。不过午门外绝非温柔之地,它的确是体现皇帝的威严、发泄龙颜震怒的场所。明清两朝若对外打了胜仗,就会在午门举行献俘典礼。明朝万历皇帝四次亲御午门城楼接受午门外的献俘礼。清朝乾隆皇帝也四次在午门城楼参加献俘礼。午门对外是献俘之地,对内则是处罚那些惹皇帝生气的臣子之地。处罚的方式则不尽相同。比较轻的处罚是罚跪,因为拥护迁都北京的大臣与要求还都南京的大臣争吵不休,明成祖朱棣将双方罚至午门外跪着辩论。重的处罚则是廷杖了!所谓廷杖就是将触怒皇帝的人拖至午门外,脱下其裤子,用杖打屁股。被廷杖的人轻则皮开肉绽、鲜血横流,重则当场毙命。明代先后遭廷杖的大臣有500多人次,最严重的是正德和嘉靖两朝。正德皇帝朱厚照喜欢离宫出去巡游,不仅放下国事不管,连去哪里都不告诉大臣。为了制止皇帝这种荒唐行径,以舒芬为首的大臣集体劝谏而惹怒了朱厚照,被罚跪在午门之外,一连五天,仍然不服。皇帝下令,在午门外对舒芬等107名官员施以廷杖。杖毙者达11人。被廷杖致死,实比斩首还要残忍!
  数百年过去了,午门外广场上的铺石已经圆了棱角,亮了光泽,一切似乎是那样的祥和、平常。但当我拍下残阳染红的午门广场时,仍然不免让人想起廷杖后的血腥场面,那些受刑人的痛苦面容似乎还隐现在血红的铺石中间。
  午门给了我最深的印象,神武门却留下了我最美好的回忆!因为我进入故宫不是学究式地去考察研究故宫,而是用相机对这座宫殿进行审美的注视,并进行诗意的发现!午门和神武门我都曾万分有幸地登顶过,还看到了极少有机会看到的故宫景象。午门上的视野虽然开阔,所见景象却较单调。向南看,只有端门,距离还甚远,往北看,也只有金水桥和太和门。神武门则完全不同。登上神武门,往北看,隔街的景山矗立在面前;往南看,非比寻常,因为三宫六院和御花园就在眼皮底下,“宫殿之海”只有在神武门屋顶才能真正领略到。得到特许,我爬上神武门屋顶,当脚底下的琉璃瓦与内宫的琉璃瓦在镜头里连接在一起时,那情景真让人心头惊艳,太震撼了!我不仅站在屋顶上张望,坐在屋顶上浮想,还曾躺在屋顶上晒太阳。当时我就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什么能比得上在事情发生时,就已知它会成为一段美好又难忘的回忆呢?明明知道这种美好只能成为回忆,不会再来,也不可能留住,只有惘然!多亏我是一个摄影家,且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摄影家,因此还是用镜头留住了那些神武门上独有的可视、可察、可想、可感的画面。
  宫门,宫门,不仅可以容你穿行,还可以诱你驻足。它的形状、它的色彩,常可以勾住你的目光,它上面的光影更能动摇你的心旌。最让你迈不开脚步的,肯定是它上面的青苔、蛛网、尘土、剥落的漆、生锈的钉,因为这些原本与门无关的异物,如今不仅与门附着在一起了,而且还与梦纠缠在一起了!对门来说,梦可能是以前门里人的托付,对观者来说,梦可能就是破解门里还存留的秘密的引子了!紫禁城的门何其多!是我永远穿行不完的风景,我必然继续穿行下去!

(责编: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