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小农场”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妻子闲不住,干活浑身精神,看到朋友在楼顶上种植蔬菜,去年春天在自家的楼顶上,也弄了一畦小菜园,美名其曰“小农场”。长出的西红柿红扑扑的;拳头大的灯笼椒翠绿得油光闪亮;一人高的玉米包裹着棒子;顶着花盘的向日葵朝着太阳笑。
  看似不大的“小农场”,建起来也不容易。妻子骑着三轮车,买回50多块水泥砖。两块太重,一块一块地搬到三楼顶,上下楼跑了百十趟,码成菜畦埂。又到河边拖土,用塑料桶提上楼,堆了约30公分厚土层。我有腰间盘的毛病,不能负重,看她累得红通通的脸上,汗直往地上滴,硬是在钢筋混凝土的楼顶上,造出了和老家屋后一样的小菜园。一排一排地栽下四季豆、长豆角、黄瓜和丝瓜……在边上种上两颗玉米和向日葵。
  夏天矮矮的四季豆随风而舞,常把腰间一拃长的角子,弄一身烂泥。长豆角藤子绕着架子转圈子,还老翘着青绿色的触须,钻到黄瓜架上,挂起绿色的飘带。黄瓜拖着毛拉拉的秧子,贴着豆角家的架子就爬上去,开花,结果。玉米和向日葵像跟风长一样往上蹿。
  暑尽秋来,换茬种植。妻子扯去藤蔓和杂草,膀子上拉了一道道红印子。踩着铁锹翻土,蚯蚓从垄头中爬出,蠕动着又钻进土层。她拿着钉耙搂去藤根、草须,把缸里发酵出淡臭的菜籽饼,撒在土上,搂入土中。握着锄头,轻轻地划出一道道浅浅的沟,一半撒上水红萝卜种子、一半撒上小白菜种子。钻出土层瓜籽片大的缨子、嫩嫩的菜叶子,顶着露珠,阳光下亮晶晶的。
  冬季来了,妻子又把一畦分成三个小畦,一畦青菜,浅白色的茎,迎着阳光,闪烁着绿意;一畦菠菜,深绿的叶子,脉络分明,张扬着绿玉似的灵动;一畦芫荽,匍匐在地,宛如翡翠,散发出清新的香味。
  可是她没有想到这片绿色的“小农场”,会遭受灭顶之灾。水灵灵的豆角、黄瓜叶子,刚刚有铜钱大时,一夜过来,变成了筛子网和光秃秃的茎干。是什么东西如此狠心吃掉了这些嫩嫩的蔬菜芽呢?深夜里,天上星星眨眼,妻子两眼眨都不敢眨,盯住叶子,蹲在畦埂上,打着手电寻找吃了她蔬菜的害虫。原来是像蜗牛一样的鼻涕虫,密密麻麻地朝叶子上爬,经过之处留下一道像鼻涕似的痕迹。妻子戴上一次性手套,手在叶子上不停地捏来捏去,捏下虫子,装满了罐头瓶。她因蹲得时间太长,加上无数次地上下楼搬运材料,膝盖积液肿胀疼痛,即使这样,她也没有放弃彻夜与虫子的斗争,经过连续五个夜间的蹲守、捕捉,终于把虫子逮净了。
  消灭了虫害,“小农场”又恢复了生机,长出了喜人的瓜果葫芦菜。隔壁的邻居,有时会掐把葱,拔几棵小青菜,被小孙女看到了,悄悄地告诉妻子:“邻居奶奶偷我家菜。”“乖乖,不是偷,是奶奶让她拔的。”妻子就这么搪塞过去了。随后便隔三岔五摘把豆角、辣椒,拽两条黄瓜、丝瓜,装进方便袋,挂在左右邻居家的门把手上,请大家尝尝。邻居也会端来自家酿制的葡萄酒,跟我们一起分享。
  楼顶上的“小农场”,在云端里长出的蔬菜,装满了菜篮子,让我们一年四季,吃到了豆角的嫩、水萝卜的脆、波菜汤的淡咸,心里感受更多的是妻子劳动持家的幸福滋味。

张国军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