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
顺应
顺应,是顺从适应的意思。《盐铁论》中有“欲粟者务时”一语,是说农民要想收获粮食,一定要遵守农时,顺应农作物的生长时节。
农民种庄稼尚知如此,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
儿子刚入学时,做作业相当拖拉,常常将书本摆在小桌上,右手拿着铅笔,左手拿着玩具,写一个字,放下铅笔,摆弄一会儿玩具。或者将零食摆在书本边,拿起零食细细端详,再慢慢放入口中咀嚼,全然忘了写作业这回事。西斜的太阳从窗口射入一道窄窄的光,在桌沿上逗留一会儿,在墙壁上徘徊一会儿,很快就没了踪影。儿子不时站起来翻找什么,不时到别的房间转一圈,作业本上仍是一片空白。
吃晚饭的时间到了,儿子磨磨蹭蹭终于吃完一碗饭,继续坐下来写作业。我将玩具暂时没收了,儿子空着的左手在桌面上滑来滑去,盯着书本的目光不时游移到左手和桌面,仿佛那儿有一朵花或是一个小动物。时间一分一秒急速而过,没完成作业的儿子迟迟不能入睡,我当然只能陪着。第二天我要上班,儿子要上学。睡眠不足的我如何工作?睡眠不足的儿子如何长身体?上课如何能认真听讲?
夜晚的灯光跃过儿子,在白墙上涂成一团小小的黑影,那黑影在我心中越来越浓越来越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终于忍无可忍,夺过儿子的书本,扔到两三米远的地上:“你要做作业就认真做,不做就算了。”吓坏的儿子扑过来抢书本,哭得梨花带雨,哽咽着说要做作业。
这样的冲突屡有发生,我一直试图通过发怒来改变孩子,儿子却并未因为我的盛怒而加快写作业的速度,反而形成了一种对抗心理——越发怒,做得越慢。我常感叹儿子为什么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专注学习,尽情玩耍,按时上床睡觉,不让我操心。智慧的妈妈是怎样做的,我却没有想过。
我认为督促孩子好好学习是母亲的职责,身为母亲,我就应该用母亲的权威好好管教孩子,在这一点上,我绝不妥协。我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就应该绝对服从我的权威,那才叫听话。我没有去想孩子拖拉背后的原因或者困扰,急躁的我只是一味地盲目指责,以至适得其反,孩子产生情绪抵触。我忘了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差异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不能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孩子。我忘了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当然也就没有思考过如何顺应孩子的天性进行积极引导,减少孩子的情绪对抗。
当我开始去读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当我看见孩子的困扰和情绪,不再盲目地指责孩子,学着顺应他,儿子不知不觉开始听从我的建议:这张卷子确实难,我完全看不懂,你先从简单的开始做吧,能做多少做多少;要不要把手机拿开?我在读书写作的时候手机放边上都会忍不住不时去看看;咱们背二十分钟单词就休息吧?咱们去跑会儿步吧?
顺应不是妥协,而是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念。
农民播种顺应农作物的生长时节,是尊重自然规律,是对外部环境和客观对象的理性认知和积极回应。同样,顺应孩子的天性,是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用灵活的方法进行引导,让教育自然发生在生活细节中。
张绍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