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羔酒的历史记忆与活态传承
羊羔酒的历史记忆与活态传承
一款游戏《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文旅,27处古建吸引了海内外眼球。除了古建,在游戏环节中还蕴含有不少传统酿酒信息,“羔儿酿”就是其一。游戏画面呈现一尊羊头为杯底的盛器,配以文字介绍:“每饮一口,立刻恢复当前上限两层生命。”查阅文献,羔儿酿在历史上还真有其酒,常被称为“羊羔酒”“羊酒”“羔儿酒”等,也确有强身健体之功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羊羔酒,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腰肾”;清代《王会新编》中也有记载:“羊羔酒煮羊羔为浆,杂以温药,有补虚之功”。
酿成羊羔酒,货与帝王家
民间流传着多则羊羔酒与帝王家关联的故事。汉光武帝刘秀曾在一次大战中昏厥于田野间被一老农以羊羔酒救醒,登基后将羊羔酒封为御酒。唐玄宗李隆基曾以羊羔美酒为杨贵妃庆生,之后有了“贵妃醉酒”这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艺术创作题材。此外据传,赵匡胤曾以羊羔酒疗病而愈,遂将羊羔酒列为皇家健身佳品。尽管这些故事尚无历史文献可以查证,但从民俗学上来讲,这些故事也一定程度集中表达了民间试图通过上层社会的“认证”来肯定羊羔酒超越普通饮品的价值判断。当然,“上层认证”也有一则史料可查,《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记载了雍正对羊羔酒的喜爱,“宁夏出一种羊羔酒,当年有人进过,今有二十年停其不进了,朕甚爱饮他。”
饮得羊羔酒,豪情满诗篇
文学作品中,“羊羔酒”更是频见文人笔端。北宋苏轼诗云:“试开云梦羊羔酒,快泻钱塘药王船”,此句出自《正月三日点灯会》。可以想见,在正月初三这样重要的日子和“点灯会”这项重要社交活动中,大文豪要以品饮羊羔酒求得快意人生,此酒在当时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无独有偶,宋代诗人吕本中《就甯子仪求酒》有诗句“须公一勺羔儿酒,伴我夜窗听雨声”,表达了雨夜饥肠辘辘之时,作者更思羊羔酒之意。同时期的葛立方在一首诗中描述了一场盛宴的情景,羊羔酒则为两种待客用酒之一,如其所讲:“阔展食前一丈方,羔儿酿酒鹅儿黄。”元代李德载《散曲》中一句“金樽满劝羊羔酒,不似灵芽泛玉瓯”来比较“茶”与“酒”之高下。从《辞海》中可看到“灵芽”指“茶叶”,涵盖了各类名茶,但诗中之酒则具体到“羊羔酒”,想必是要拿酒中上品与各类茶相比才更能凸显出饮茶比饮酒更为风雅,但这也恰恰反映出作者心中“羊羔酒”在各类酒中的地位。清朝学者黄宗羲编纂的明代文章总集《明文海》载,明人陈琏在一篇文献中描述了暂无战事时的边塞冬景,提到“醉飞觞而饮羊羔,坐清谈而挥麈尾。”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对羊羔酒品质的赞誉,也成为羊羔酒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评羊羔酒,山西美名传
羊羔酒之所以能够为民间、宫廷和文人雅士所重,与其独特的酿造工艺息息相关。与其他古代常见的米酒、黄酒等发酵酒不同,羊羔酒是一种以羊肉为辅助原料的特色酒品。历史文献记载,和羊羔有关的酒有两类制法:一是采用研膏浸兑法,将羊肉、羊脂配制于成酒中,用酒浸泡出肉香味;二是羊肉羊脂浸于米浆中,通过曲糵发酵形成肉香的酒体。尤其后者将肉类与粮食共同发酵的酿造方式,在世界酒类中独树一帜,构成了羊羔酒最显著的特色。史料中最为出名的是《本草纲目》所载“宣和化成殿方”的标准配方,对所用粮食数量、羊羔肉类型及数量以及杏仁、木香等配料的数量都有明确要求,并对酿造程序、发酵时长等有明确规定。
翻阅古籍文献,可以看到历史上山西是羊羔酒的重要产地,而且产品品质优良。明代《方舆胜略》卷三“山西汾州府”部分专门指出孝义地区“其土产则有羊羔酒”,说明在明朝时期山西孝义就生产羊羔酒,而能成为当地“土产”,也间接反映该地酿造羊羔酒有着较长的历史。《山西通志》中记载的文字不仅指出山西哪些地域生产羊羔酒,并对其色泽、口感做了描述,认为质量超过其他地域,“羊羔酒出汾州、孝义县等,色白莹彻,如冰清美,饶有风味,远出襄陵(酒)之上。”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二曾转梁纲所写《羊羔酒》一诗,专咏汾州属邑孝义之羊羔酒。《孝义县志》记载,“酒之名色甚多,皆以米粮为之,其羊羔儿名重海内。”这一记载尤为珍贵,印证了山西羊羔酒闻名遐迩,彰显了山西酿酒工艺的卓越成就和羊羔酒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留住羊羔酒,醴香飘千年
随着现代酿酒科技的快速发展,不少传统制酒工艺面临着萎缩甚或失传的境况。羊羔酒不仅是一种美酒,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历史故事、服务当代发展是我们必须深思的命题。
第一,讲清酿制羊羔酒的故事。需要建立和不断丰富完善羊羔酒历史资料库,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通过整理史籍文献、收集口述史料、挖掘民间传说,系统梳理山西羊羔酒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
第二,还原和发展酿制工艺。文献整理基础上,析出技术话语、还原传统酿制工艺路线;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深度合作,原汁原味试制一批古法羊羔酒,让历史存在不仅仅重现在游戏空间,更要实现冲击人的味蕾。而且不断探索优化工艺路线,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奠定基础。
第三,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构建羊羔酒文化数据平台,实现文献资料、口述记忆、工艺流程等多维内容的数字化呈现与永续保存。此外,运用智能技术,创建羊羔酒文化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让传统酿酒技艺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使这千年智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赵云波 张泽岚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