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寄情墨凝梦
书韵寄情墨凝梦
我时常想起十七岁那年,那些我在乡下小木屋读书的夜晚。窗外蛙声阵阵,一轮明月高悬于深蓝夜空。小木屋里,一盏黄色电灯散发着温暖光芒,将屋子映得温馨静谧。白日里,家中农场农事已毕,无需卖菜,夜晚便成了我静心阅读的绝佳时光,如今回忆起来,仍觉感动。
这些书,是我用积攒的钱在二手书摊上淘来的。书页泛黄、封面破损,在我眼中却是无比珍贵的宝藏。我在书摊前徘徊、精心挑选,仿佛在探寻人生的希望。书中,有鲁迅先生犀利深刻的思想,有郁达夫细腻忧伤的情感,还有何士光老师笔下质朴的乡村生活,让我找到了故乡的影子。在书籍的滋养下,我在文字世界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有时,我也会骑自行车去小镇的新华书店读书,遇到优美的语句,便抄下来细细品味。
幼时,我生长在一个宁静的小村落。那里没有喧嚣,没有霓虹灯,只有青山、溪流和金黄的稻田。村里的生活简单质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书籍如一束微光,照亮了我童年的世界。我经常去邻居家借童话书看,识字多了以后,便去外公家的阁楼读书。外公家的木阁楼,是我童年的秘密花园。阁楼上的大舅藏书,像星子般点亮了我的童年。每翻开一册,就推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我在书中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感受着他们的人生,一颗向往外面世界的种子,在我心中悄然种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书籍的渴望愈发强烈,开始广泛阅读,从文学名著到历史传记,从科普读物到哲学经典。每一本书都像一扇窗户,让我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我跟随鲁迅先生走进旧中国,感受民族的苦难与觉醒;伴着长白山人参故事,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与柯南·道尔一起在案件现场探索真相。
读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滋养了我的心灵。它让我学会思考,用不同视角看待问题。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我不再轻易抱怨和放弃。因为我知道,书中的人物在更艰难的处境中依然坚守信念、勇往直前。他们的故事给予我力量,让我明白,只要心中有光,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前进的脚步。
命运总在不经意间悄然转折。凭借对书籍的热爱和在书中积累的知识,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机遇。在上海工作二十多年后,我成为了一位作家。是读书,让我有了改变命运的契机。读书与文学创作,是孤独又幸福的事。二十多年里,我经历了从菜农、印花厂工人、摄像师、设计师、影视文化从业者到写作者的身份转变。能让我不断进步的,就是不断读书。曾经在乡下小木屋里借着微弱灯光读书的少年,如今能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自由驰骋,用文字描绘生活的百态、人性的光辉。这一路走来,是读书赋予我改变命运的力量,让我从一个怀揣梦想却不知前路在何方的乡村少年,成长为能在文学领域留下足迹的创作者。我怀着感恩的心,感受爱与温暖。从大地的菜园里走出来,在文学的大地上继续前行,走出一条与别人不同的人生梦想之路,用心写下优美的诗与散文。
回首往事,我深深感激读书。是它,让我从懵懂无知的乡村少年,成长为有知识、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是它,让我拥有改变命运的勇气和力量;是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之光。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书为伴,让书香弥漫生命的每一个角落,让读书的光芒,照亮我更加美好的人生。
□李光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