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多读书 、善读书的感悟
爱读书、多读书 、善读书的感悟
4月23日至25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太原举办。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设置,旨在唤起人们对阅读的热爱,鼓励大家以书为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自我修养,与文明同行,共创美好未来。作为一名阅读爱好者,我愿把热爱读书的真实感受奉献给大家。
俗话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这一生,关于读书我有三个难以忘怀的感悟。第一个感悟是:学习增长才干,知识改变命运,勤奋走向成功,能力成就事业。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第二个感悟是: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那就是书。一本好书就如一位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做一个于己于社会和人民都有用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第三个感悟是:书是知识的海洋,书能够安慰我们的心灵,书能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羁绊,书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能把各种信念注入到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欢乐、充满理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成就自己的快乐人生。
一言以蔽之,我的快乐人生就是书给的。何以见得?有事实为证。
1962年夏天,正是积极备战高考的季节。我平时有爱逛书店、浏览群书的习惯,所以时间再紧张,我也要抽空到书店转一转。记得是6月的一个周日下午,我来到北京王府井书店。一进大厅,便看到新书台上摆放着由何其芳先生主持、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不怕鬼的故事》一书,十分抢眼,我连忙拿起一本认真翻看。
这本书从历代正史、笔记等中国古近代典籍中,筛选了66则有关不怕鬼的记载,既有原文、注解,又有语体译文,可读性强,是一本提高古文写作和拓宽知识面不可多得的课外读本,我当即买了下来。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月后的高考作文题竟然就是《说不怕鬼》。
坐在考场上,看着试卷作文题《说不怕鬼》,我想考官出此题目用意,大概是既检验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考查考生借古议今的写作水平。因为1962年国际上正处于“反对苏修”,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社会上不少人产生怯懦、畏惧的情绪。怎么扭转这种状况呢?《说不怕鬼》恰中主题,要求考生借助古人骂鬼、驱鬼、打鬼、捉鬼的故事,联系当时国内外形势,写出提高国人破除迷信、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来。由于我在考前看过了《不怕鬼的故事》一书,自然下笔如有神,很快写出一篇800字的答卷。至今我还记得文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世界上,本来没有鬼。但是,世界上又确实存在着许多类似鬼的东西,诸如害人的鬼、妖言惑众的鬼、胆怯的鬼……他们本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识别不了这些鬼,从而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心。我们应该像《陈鹏年吹气退缢鬼》那样,不仅不畏缩退让,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勇敢的面对之,战胜之。”由于我论述准确,切中主题,自然增分不少。8月,高考红榜揭晓,我幸运地被北京大学经济系录取,实现了读大学的美好夙愿。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怕鬼的故事》这本书助我走进了北京大学的校门,由此,我才摆脱了贫瘠的生存处境,成就了我的快乐人生。
工作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我干干净净做人的一条底线。除党组织的谆谆教导外,还受教于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一书。该书讲述的是清朝康熙年间,我省出了一位知名清官,他叫于成龙,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人。他从知县做起,政声卓著,三次被举“卓异”,清廉操守,老而弥坚,终成一代封疆大吏的故事,对我的教诲极深,受益匪浅。特别是他亲自制定并颁布的《示亲民官自省六戒》的“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为政准则,不仅在当时收效甚好,被康熙皇帝赐予“天下第一清官”美誉,而且传至今日,对当代官员从政也有现实意义。我就是常读这本书,时时警示自己。二十余年的从政经历,让我认识到为官之道:“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明则廉,廉则威。”
1962年9月我考入北京大学后,在北大图书馆里翻阅图书史料,对陈独秀、李大钊创办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迹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对陈独秀创办、主编《新青年》杂志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无疑,他们的革命创举深深地教育了我,也潜移默化地激励了我。
1989年,是我来太原工作的第七个年头,这时候,我已经和在太原工作的北大校友有了不少接触。一天,我忽然萌生了创办“山西北京大学校友会”的想法。随之,便和胡宗凯、刘国强等几位校友一起商议,大家一拍即合,并分头奔走于省城校友的单位和家中,很快掌握了近200名校友的信息,给“山西北京大学校友会”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因为当时要成立高等学校校友会并不容易,经过多年努力,直到2002年3月16日,“山西北京大学校友会”才正式成立,成为省外高校唯一获得山西省民政厅批准注册登记的校友会组织。随后,校友们推举我为“山西北京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联系校友需要一个得力的平台,从着手创办校友会开始,我就想创办《山西北大人》杂志。但是,创办一个刊物谈何容易?又是经过一番努力我拿到了准印证,《山西北大人》杂志有了刊号(2008)第K375。这份杂志每年出版四期,至2017年年底,共出版了45期。《山西北大人》内容高雅、特色鲜明、印制精美、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具有知识性、可读性、本土性,很接地气,深受广大校友喜爱和社会好评。
能够在本世纪初,最先发起并成立“山西北京大学校友会”和创办《山西北大人》杂志,除了对母校有深厚的感情外,《红色的起点》一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擅于写报告文学作品的著名作家叶永烈写的这本书,1991年刚一问世我就拿到了手中。该书是第一部以三十万字篇幅详尽记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长篇巨作,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文笔流畅,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会让人一口气读完。书中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的事迹对我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对于“山西北京大学校友会”的成立和创办《山西北大人》杂志,北京大学的领导给予了我高度肯定和多次奖励,许智宏校长挥毫写下“甘愿奉献”赠予我,北京大学校友会授予我“北京大学优秀校友工作者”“北京大学校友工作贡献奖”“北京大学优秀校友”等荣誉称号。我一个人能获得这三个荣誉称号,在北京大学地方校友会中是很少的。
二十多年来,凭借“山西北京大学校友会”这个平台,我们把近千名在山西的北大校友聚集在这个组织中,他们各显神通,施展自己的本领和智慧,为山西的经济转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我认为:前面的一二三四都是不可控的,唯一能掌控的就是“读书”,而且要刻苦读书。我本人就是靠刻苦读书成长起来的,一生爱读书,爱买书,爱收藏书,还爱写书。上世纪90年代,我在山西省财贸学校任校长,曾和同事合作编写了《普法教程》《美育教程》《中专生必备》和《经济学新学科博览》等四本教辅读物,均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和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近十年来,我笔耕不辍,先后完成本人传记《北大成就我的快乐人生》,专著《踏石留印集》,均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还主编了《山西北京大学校友会大事记(19982022)》一书,给在山西的北大校友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去年清明节前,我编纂的《徐氏家谱》正式付梓,弥补了徐氏后裔没有家谱的遗憾,也给徐氏后裔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去年的10月19日,我携带《徐氏家谱》应邀赴河南郑州参加了第九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徐氏家谱》被评为中华好家谱“最佳内容优秀奖”。我还爱向社会捐赠书。十年来,我共向12个单位300多位同事、校友和亲人赠送专著2030多册。
种种阅读成功的经历,让我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书确实是一种力量,它能让你走向成功;书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让你感受到人生的美丽和快乐。2023年11月,我们家被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新闻出版局评为“太原市十佳书香家庭”荣誉称号,中国楷书四代世家、书法家陈忠慧先生送我一幅墨宝“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以激励我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徐志仁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