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桃花于春天,是最甜美隆重的意象,正如雪于寒冬,荷于盛夏,都是一场情思绵密的宏大叙事。
  春到三月,想什么呢?云想衣裳花想容,三月温柔的窗扉打开,踟蹰街头的看花人,首先便要急着看到第一朵桃花。那粉红一点,恰如腮靥,是草长莺飞里最醒目的点染,是“燕草如碧丝”里最喜悦的亮色,是姹紫嫣红里最绚烂的一族。
  三月款款,花事缤纷。古有远行人,过农家小院,遇小家碧玉,“人面桃花相映红”,再没有什么,比少女的容颜堪与桃花媲美,两相傍依,浑然一体。次年再寻不见,怅然若失。
  十里桃花,蕴藏浪漫的生活方式。金大侠笔下,黄蓉生在桃花岛,她的容貌和性格底色里,都有着天然的“桃红色”娇俏、逸然。唐寅更有《桃花庵歌》云“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醒还须花下眠”——唯有桃花伴春风,粉洼洼的花开、花影、花雨,才令人那么容易忘却凡尘的琐碎苦恼,给人以世外仙境的幻觉。
  “花谢花飞花满天”,林黛玉的《葬花吟》里,葬的什么花呢?人们几乎会条件反射地认为,一定是桃花。当然,洋洋洒洒的花瓣里,可能还有李花、杏花、海棠花,但若没有桃花就不够盛大、凄婉、诗意,“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黛玉伤春惜春,感喟身世宛若这花开花谢,愁煞了她自己和后来的读诗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上的桃树,长在远离凡尘的高处,清丽、纯净而高冷,像神话里站在菩萨身边的童儿,一瓣馨香,一念圣洁。
  而乡间的桃花,却不见惆怅与愁思,反自带轻盈的喜气。儿时的村外,有数百亩桃园,冰雪融尽、河水潺潺的三月,是农人们拉车运肥的好时节。壮年的夫妇,车上装的是自家出的农家肥,对由远古飘传至今的“粪香”从无半点嫌弃,他们大步流星地奔忙在家与田园之间的黄土路上,远远地望见一片看不到头的桃花,把整个灰头土脸的村庄一下子照亮了,不由地心头一震,足下生风。桃花点缀的村舍,就像一年之初燃起的热烈希望,日子就要驶入渐行渐好的快车道。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小院种桃树,春来繁花一树,让留守老宅的父母不由念起远行远嫁的女儿,那是爹娘心中最柔软的角落,一开一落的牵挂,丝丝缕缕的祝福。
  三月,耳畔响起周艳泓的《春暖花开》:“桃花也红了,心情也好了……往事也飞了,飞过那忘川”。

□张叶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