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晋南有座小城,因马而名。不是诗歌里的金戈铁马,也不是叫得响的白马寺,更不是“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它古为官驿,简言之,就是差人等待换马的地方——侯马。
  小城因桥被分为路西和路东两大块。“你家住路西还是路东”是小城人初见时的问候语,对方会大方告知路西或路东,下半句必跟上区域内更具体的乡或村。比如,路西白店村、路西上马村、路东凤城等。小城的地名也很有意蕴,大多保留了原貌,中华上下五千年史书卷帙浩繁,倘若在地图上把小城的村名连缀,可以看到一场场历史的燮变。自从我有了自行车,就经常去各个村里“大冒险”,在村郭边的野地边看日落、在灌溉渠边看水流汩汩。
  小城的桥,不是江南的枫桥水韵、黛瓦青砖,是实实在在的交通枢纽。火车从桥上轰鸣而过,不仅拉来了各地的商旅,还运来了兵工厂的老乡与学子。路西和路东,如两半西瓜。路西觉得路东那半甜,路东觉得路西那半甜。20世纪90年代,人们大部分时间各自守在单位和住处,只在周末和闲暇时间过桥串门。
  小城的人安分也不安分。桥上火车频仍,常伴着进出站的鸣笛与震耳欲聋的轰隆,桥两边路过的人会抬头远眺,或是仰头行注目礼,直到看着最后一节车厢带着一抹神秘色彩消失在视野中,才收回目光,好像自己的心也跟着一节节的车厢去了外面的世界。就是这座桥,最早汇集了小城人最初的诗歌与远方。
  儿时,和奶奶从路西的厂区去桥头批发市场。过桥时偶遇火车,就会指着喊:“火车来了,火车来了。”有时是绿皮火车,有时是黑色的货车车厢。厂里有一条货运火车道,时常夜半鸣笛,伴着夏夜的晚风和月亮星辰,将夜的深度刻在我年幼的梦乡。奶奶一边摇着扇子一边讲,小城的桥带他们从东北来支援国家的三线建设,厂里的事、儿女成长的趣事,一件都没落下。她没想到的是,几个10年后,后代们坐着桥上的绿皮火车一个个去了远方。小城不是留不住这座桥的子民,只是它带来的诗歌与远方始终诱惑着他们。
  夏天,小城暑热难耐,人们也走另一条地下通道,从厂子旁的村子进入,走上十来分钟,出口就是小城的火车站了。记得第一次去外地上学,提着简陋的行李,进站后,是长长的月台和零星的旅客,还有售卖零食的小车。天空飘着毛毛雨,空气里有暖暖的风和铁锈味,车站广播里播放着《阳光总在风雨后》,歌声随雨飘进耳朵很快灌满全身,青春在那一刻,还是粗浅的,里面有着终于走出小城的窃喜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小城地处秦、晋、豫大三角的中心,铁运、汽运线路辐射全国。居城而观,小城的人,退可看外面的世界,进可身往全国各地。这里贸易与交流游刃有余,成了晋南最大的服装和百货用品采购地,背后加工和制作的作坊大多散落在老街和乡村。
  小城不仅是明时的驿站,还是晋国的都城。据记载,公元前585年,晋景公废弃旧都绛,迁都新田。1952年,考古工作者在侯马发现了春秋战国时的古遗址,之后几年又发现凤城、牛村、平望3座古城。1965年11月,发掘祭祀坑326个,其中42个坑内出土了书写朱书盟辞的玉石片1500余件,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侯马盟书”。“晋侯鼎”“空首布币”“晋式青铜器”等文物的出土,在考古界亦享有盛名。
  上小学时,老师带着我们在附近的村子踏青,白球鞋,手拉手,上衣左口袋别着花手绢,空气里漾着清香的洗衣粉味儿,蜜蜂蝴蝶围绕在我们身旁,一路踏歌而行。
  二三年级时,赶上“铸铜遗址”在家门口发掘,那里原是厂门口旁的一片麦地,与家属区有1.5米高的砖墙相隔,彼时,家里养了两只荷兰猪,我从家属区这边的土堆翻墙过去打草,每次从高高的墙上跳到松软的麦地都异常兴奋,当然也有擦伤的时候,等在田埂上奔跑时很快就忘记了疼。
  上到小学高年级时,春游改成了去附近的市县,如襄汾丁村遗址、运城的关帝庙、洪洞的大槐树和飞虹塔。身居小城的人,能够安然自处。眼界宽,心界也跟着宽了,无论是外面的人来,还是自己走出去,从不惧怕与外界的交流。自家有真材实料的底蕴,更有一分大气、从容,在绚丽中不失低调,夹在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汾河与浍河交汇处,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这样的小城,谁能不爱?
  每次回到小城,路过这座桥,多看几眼都要眼含热泪。这里就成了游子乡愁的符号。桥的两头,一头是挣扎着松绑,一头是对着思念投降。如今,许多城市的绿皮火车已退出历史舞台。小城依然把火车保留了下来,这座桥便也保留了下来,保存着原貌。每年6月,两旁的石榴花红似火,晋国马车的浮雕图案古色古香,它们不比动车高铁这些现代化交通工具高速飞驰,它们用自己有过的辉煌岁月,驮着一座城的幽远与沧桑,叙述着晋南小城的风土人情,包容着小城人对生活的憧憬与热望。
  小城的桥,沉浸在岁月里,在火车枕来的梦乡,见证着迷茫与无措,寄托着小城人的诗歌和远方。少年看她依然是少年,中年看她依然是中年,世间繁华大千,怎抵得过对一座小城的热爱。

高晋旭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