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轰鸣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退休那日,推窗见云,忽觉半生光阴如檐角滴漏,匆匆坠入尘埃。有人闲坐庭院,任茶烟袅袅消磨暮色;我却踩下油门,让车轮碾碎寂寥,在荒野的褶皱里寻得第二段青春。
  初识越野,恰似与旧山河重逢。年轻时伏案林业,常与松涛对语,与溪涧共枕,骨血里早埋下一粒野性的种子。退休后重握方向盘,芦芽山的雪粒儿扑上车窗,坝上草原的朔风撞进胸膛,这才惊觉:所谓衰老,原是灵魂先于皮囊生了锈。于是,我驾着钢铁坐骑,将余生写成向天而书的狂草——318国道盘旋如龙,阿里荒原的星子坠在挡风玻璃上碎成银河;罗布泊的沙暴卷起千年楼兰的叹息,阿尔金山的月光给车辙镀上银霜。12次叩响西藏的门环,八回穿越新疆的秘境,每一次引擎轰鸣,都是对岁月最倔强的回答。
  无人区的路,专治傲慢与矫情。丙察察线上,爆胎的公路胎在海拔4000米处化作废铁,3个汉子跪在砾石滩换胎,喘出的白雾凝成冰晶;可可西里寒夜,车载电台喑哑失声,两盏孤灯在沙暴中摇晃,手台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川音:“莫慌,我车头朝着北斗星。”最难忘那场N35生死穿越,零下40摄氏度的风撕扯着帐篷,制氧机的嗡鸣与野牦牛的哀号在冻土上交缠。陷车时绞盘绷紧的钢索、沙漠里递来的半壶清水、暗夜中车灯划出的逃生弧光,都在印证着荒野铁律:无兄弟,不越野。
  越是亲近荒原,越懂得低眉俯首。麦地卡湿地的藏羚羊群掠过车头,蹄声如远古的鼓点;萨普冰川的幽蓝裂隙里,冻结着地球最初的记忆。某次穿越哈拉湖,突遇暴雪封山,车载导航尽数失灵。我们跟着牧人遗落的经幡前行,在牦牛骸骨堆成的路标里迈步,如今再不会夸口“征服自然”,只愿做谦卑的行者——用AT胎(全地形轮胎)亲吻冻土,拿千斤顶丈量沟坎,让每一次陷车都成为对大地脾气的揣摩。当白发与雪山同辉时,终于彻悟:所谓越野,不过是向天地借一段莽撞时光,好教暮年仍存少年狂。
  有人问,这般颠沛图什么?我指向挡风玻璃外流转的风景:晨曦将布达拉宫染成金顶的瞬间,塔克拉玛干落日熔金时沙丘的褶皱,林海雪原里驯鹿踏碎的月光……这些刹那,比退休金更滋养魂魄。后备厢里,登山杖与单反相机并立,防滑链和诗集相互依偎——越野者的行囊,既要装得下爆胎扳手,也得盛得住李白的霜月。归程时,后视镜里退去的不仅是荒原,更是困住无数人的“本该如此”。
  而今每启动引擎,便觉重生一次。退休不是终点站,而是通往山河的出发台。当同龄人用放大镜端详药瓶说明书时,我正戴着老花镜研究等高线地图。所谓精彩晚年,不过是拒绝活成标本,偏要把皱纹走成沟壑,让老年斑与越野车的泥点相映成趣。毕竟,最好的养生从来不是保温杯里的枸杞,而是旷野长风灌满胸膛时,那声穿越六十载光阴的、清亮的呼啸。

老树春秋

(责编:马云梅、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