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举人刘大鹏》新书首发式举行

再现晚清至民国时期华北乡村社会变迁图景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 实习生 陈红 程亚妮)近日,由三晋出版社、太原市晋源区人民政府、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末世举人刘大鹏》新书首发式暨座谈会在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举行。
  《末世举人刘大鹏》作者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现任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等职。其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区域社会史、人口资源环境史等领域的研究,在学界享有盛誉。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末世举人刘大鹏》是行龙历时六年潜心研究的学术力作。作者通过对刘大鹏《退想斋日记》的系统梳理与深入解读,结合大量相关文献,生动刻画了这位晚清举人在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生命轨迹与精神世界。全书不仅记录了刘大鹏从私塾先生到地方议会议长、县志纂修者、古迹保护者的身份转变,更深入探讨了其在社会剧变中如何实现从“功名执念”到“乡土守护者”的价值重构。著作以个人生命史为切入点,广泛涉及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治理、文化教育、自然灾害等多个层面,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延续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面对这一历史性变革,山西太原县赤桥村举人刘大鹏以其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传统士人的现代转型。他不仅积极参与地方事务,担任太原县议会议长、县志纂修筹备员等职,更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主持编撰《晋水志》《晋祠志》等重要地方文献。”行龙向山西晚报记者介绍。
  《退想斋日记》收录了刘大鹏从1891年至1942年长达52年的日记。这部作品以独特的文人视角,详细描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北方的社会历史变迁,被视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如今,《退想斋日记》也被誉为中国进士乡绅生活的百科全书、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显微镜。
  座谈会上,行龙详细分享了《末世举人刘大鹏》的创作历程与研究心得。他特别提到,新书出版后,赤桥村的乡亲成为第一批读者,这让他倍感欣慰。“希望这本书能够重新唤起学界和社会对赤桥村的关注,并以此为起点,推动晋源区、晋祠文化乃至三晋文化的深入研究,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行龙说。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