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大同的文化老店——“灵股斋”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爱好书画艺术的大同人对“灵股斋”这一文化老店是不会生疏的。它是大同的一家老字号,坐落于鼓楼西街院巷口,据说是一位浙江姓林的人创办的。
  该店经营范围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各种笔墨、砚台、墨盒、水盂、印泥、镇尺、文具等用品;二是扇面、挽联、喜寿屏联、春联、册页、信纸、信封、稿纸、仿纸等;三是书画篆刻家的笔单。
  所谓笔单,指书画篆刻家们经过名家推荐定出其作品出售的价格标准。灵股斋代客订购,可从笔单中提成。同时,挂笔单的书画篆刻家们又在该店购买纸张笔砚等各种用品用具,所以它是灵股斋一项很可观的收入。当年,在店中留笔单的名士要看店中的装裱技艺,而林公的手艺超出不远处的“八股斋”。
  装裱是门很难学的手艺,这位浙江人是在老家学到的,他装裱字画的最大特点是能量材施样,设计典雅大方,古色香浓,装裱纸和轴互相辉映,十分精致,令人称绝。据曾现场看他装裱字画的人说,他有一盒装裱工具,上轴、贴边等均各有工具操作,且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之间有严格的时间控制。粘贴方式亦有好几种,因纸质不同而各异。他曾给久胜楼店家装裱过一幅中堂字画,甚为宽大,但相当精巧,全无粗乱之感。故许多名家作品在此装裱,店内曾悬有齐白石老先生的一幅字画原件,说是多年赠物,是他精心装裱。还有名家林琴南、溥心畬,城内杨抚臣等人的画稿墨迹。
  当时,顾客买了纸,如果要裁成各种尺寸,该店伙计便会立即从柜台下面拿出裁刀裁好。若不买货只拿着扇面请为代装,林公会很利索地马上就给装好且分文不收。
  回想当年,“灵股斋”的技艺高,服务态度也好,但遗憾的是店主不知因何突然亡故,店铺也因而倒闭。

刘印军(大同)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