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立春
诗话立春
当岁月的指针滑过冬日的末梢,立春,这位春之使者,便带着蓬勃的生机,轻盈地踏入了诗词的天地。在那一行行平仄相间的诗句里,立春被赋予了千般姿态、万种情思,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一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一例春盘,开启了立春的美食篇章。嫩绿的生菜、新鲜的豆芽,被精心摆放于盘中,承载着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对诗人而言,这春盘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记忆的钥匙,开启了往昔的回忆,让远在他乡的游子忆起两京梅花绽放的盛景,乡愁在心底悄然蔓延。“蓼芽蔬甲簇青红,盘箸纷纷笑语中。”一家人围坐,品尝着春盘中的美味,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这是立春时节的温暖与团圆。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立春,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生命复苏之歌。随着立春的到来,冰霜渐渐消融,化作涓涓细流,滋润着大地。“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春风宛如一杯醇厚的美酒,悄无声息地润泽着世间万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从土里探出嫩绿的脑袋,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柳树抽出了细长的枝条,鹅黄的新芽点缀其上,宛如绿丝绦在风中飘舞。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也让我们明白,生命的坚韧与希望,总会在春天里破土而出。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立春节气,传统习俗丰富多彩。鞭春牛,是人们对农耕生活的美好祈愿。彩鞭挥舞、泥牛崩裂,扬起的尘土中,是人们对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殷切期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除了鞭春牛,立春时节放风筝也是常见的习俗,孩子们在田野间奔跑嬉戏,手中的风筝在东风中高高飞起,为春天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灵动。咬春,一口咬下春饼和萝卜,清脆的声响在口中回荡,那是春天的味道、是新一年的好兆头。这些习俗,在诗词中被一一记录,成为了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见证了古人的生活智慧,也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立春过后,春雨如诗。它如丝如缕,淅淅沥沥地飘落,滋润着干涸的土地,唤醒沉睡的种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雨轻柔,沾湿了行人的衣裳,却带来丝丝惬意;春风和煦,吹拂着脸庞,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雨不仅滋润了万物,还催生了无数美好的想象。听着春雨滴答,仿佛能看到明朝深巷中那娇艳欲滴的杏花,感受到春天的明媚与浪漫。
诗话立春,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在诗词的世界里,我们与古人一同感受立春的气息、领略自然的美妙、体悟生活的真谛。这些关于立春的诗词,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它们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
聂溪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