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物事的完美呈现
——读周中罡《槐乡偶书》
乡野物事的完美呈现
——读周中罡《槐乡偶书》
四川作家周中罡有着成功商人、文化人与新农人的多重身份,这使其作品拥有了独特的视角。他与夫人胡榕扎根于四川旌阳区高槐村,亲身见证并积极推动着乡村的美丽蜕变。他笔下的文字,既巧妙地汲取了明清小品文短小精悍、贴近生活的精髓,又满满当当地洋溢着现代乡村那蓬勃向上的朝气。
周中罡所著的文言作品集《槐乡偶书》,以其浓郁鲜明的明清小品文风格,为我们精心勾勒出了一幅五彩斑斓、丰富多元的乡村生活画卷,堪称是记录当下乡村振兴历程的生动的“文学亲历记”。作者不仅对近些年的所见所闻进行了客观翔实的叙述,还在文末附上了堪称点睛之笔的评论。
作者客居高槐村,闲暇之时或沿着溪流探寻幽谷之妙,或披荆斩棘穿越森林探险,在他眼中,山水四季皆是诗意的无尽源泉。他所描绘的景致,如“山似青螺,田如画屏,清流环抱,村舍俨然”,简直就是桃源仙境的再现。乡村的灵魂,无疑在于那浓浓的邻里情谊与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中。书中描绘的邻里之间相互赠送果蔬、围坐餐桌共享美食的场景,还有那热热闹闹的坝坝宴、独具风味的私房菜、鲜美的野鱼河虾,种种地道的乡土味道,不仅能够慰藉人们的味蕾,更凝聚着浓浓的人间真情。
人物群像更是《槐乡偶书》一大亮色。作者的笔触不仅落在乡村原住民身上,也对准了乡村新农人。除了周中罡、胡榕、周士同这温馨的三口之家外,还刻画了画人梵旭、书法家白斌、木匠韩先生等众多人物,其中最有趣的当属周中罡的次子周士同。在《白头》中,士同舔着冰激凌,呈一圆头,然后举起来给母亲看,还狡黠地笑着说:“等汝老矣,白头若此。”寥寥几句,就把孩童的天真烂漫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儿童丰富的联想力。此外,作者在书中也不乏对亲情的细腻描写。譬如在《老酒腐乳》一文中,作者提到岳母擅长做豆腐乳,那味道竟然比市场上选购的各种品牌都要好。作者起初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夫人给出了解释,原来是岳母在用烧酒给腐乳去霉时,用的全是家中积攒的名酒。于是得出结论,自家腐乳之所以成为上品,应该是陈年佳酿的功劳。
这是一部兼具文学价值与时代意义的佳作,也是对乡野物事的完美呈现与咏叹。作者扎根乡村十余载,以诗意的文字为乡村画像,在山水人文之间探寻着生命的真正意义,让古老的乡村传统与现代文明相互碰撞、交融,奏响了一曲激昂的乡村振兴乐章。
彭忠富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