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是年的符号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年,这个字眼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温暖、幸福和对未来的期待。儿时的我,到了腊月,就会和小玩伴聚到一起玩着喜爱的游戏,口里念着节日谚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包饺子。”说到过年,饺子无疑是春节餐桌上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了。
  小时候,过年意味着穿新衣服、挣压岁钱、放烟花爆竹,最为重要的还是那一盘盘热腾腾香气四溢的饺子。小时候,过年的期盼几乎集中在了吃饺子上,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能够饱饱地吃上一顿美味的肉饺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春节的早上,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煮好的饺子端上了桌,饺子里通常会包几枚硬币进去,谁吃到硬币谁就会成为一年中最有福气的人。一大碗饺子下肚,没吃到硬币,就会再盛半碗碰碰运气,这时母亲会捞一个有记号的饺子悄悄放到我的碗里。当咬到硬币的那一刻,我立马笑着蹦起来大声说:“我也有福了。”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我们家从未在饺子里吃到过硬币的人,在我心中她的运气最不好。过年吃饺子我总是感觉吃不饱,母亲就会说:“你是肚饱眼睛饿,别撑着啦。”想起儿时母亲叮嘱,仿佛我又闻到那香味扑鼻的饺子。
  1983年,我参军入伍离开了家乡,到了遥远的南方,春节吃饺子自然就生成了一缕乡愁。部队的条件和生活虽然艰苦,但每逢过年,连队总会想方设法让战士们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此时,食堂里的餐桌变成了案板,酒瓶变成了擀面杖,脸盆则成了和面盆。炊事班把调制好的饺子馅发到班里后,一个班的战士就会围在桌前各自分工,和面的、擀面皮的、包饺子的,其乐融融。尽管战士们包的饺子形态各异,但是,热闹的场面伴着战士们的乡愁仿佛又回到故乡,热闹的年的氛围氤氲在整个军营。战士们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部队过年吃饺子的那种感觉,难以言表,它深深地刻印在每个战士的记忆中。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过年的餐桌上少不了的还是那一盘美味的饺子。餐桌上饺子的品种也变得丰富多样,从传统的猪肉白菜馅到各种海鲜馅、野菜馅等。每一款主人喜欢的饺子馅都有其独特的风味。然而,无论饺子如何变化,那份对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传承依然在节日里大放异彩。
  饺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包饺子,不仅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更是为了传递那份浓浓的亲情和爱意。包的饺子的形状有的像元宝,寓意着吉祥和富贵,来年定是好兆头。饺子的馅无论怎样变化,那味道永远是家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关于饺子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得多远,家永远是心灵的港湾。每当品尝到那熟悉的味道,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家的爱恋,也是对家的思念,既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憧憬。饺子同时也是年的一种符号,是家庭团圆的符号,是长者对下一辈关爱的符号,是游子思乡的符号。在这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新年里,让我们共同品味这份传统美食带来的幸福与温馨,让爱与团圆永远伴随我们左右。

李志斌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