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兄弟情
滚烫兄弟情
大年初六,我们到志忠的新家团聚。
扑鼻的饭香味儿弥漫在空中。厨房里,志忠的甩瓢技术炉火纯青,过油肉被他这么一甩,出彩了。帮厨的妻子高莲忙着摆盘上桌,一会儿工夫,二十多道菜摆满了餐桌,凉热搭配、荤素相间、色香味美。
从北京远道而来的炳和带着全家六口进门了。炳和的女儿敏敏给第三代每人一份节日礼盒。
在志忠家聚餐,已经是第二次了。10年前的大年初六,在他的旧家,热气腾腾的饭菜驱走了屋外的寒冷。
苗志忠、赵炳和、霍锁斤与我的先生阎聚福四兄弟的情谊,走过了半个世纪。他们是同学却亲如手足,没有血缘关系却亲如兄弟。
看着志忠宽敞明亮的高层新家,聚福回想起了我们刚结婚那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平房。三兄弟见没有厨房,于是四处寻找拆房弃掉的旧门、旧窗和砖头。终于在海子边街找到了,哥仨像寻到珍宝,推着小平车连夜拉回去。看他们的架势,颇有“专业”施工队的范儿,搬砖、和泥、码线、砌墙……几天后崭新的厨房建好了。
聚福的话音刚落,高莲讲起40多年前的往事。
1978年11月的一天,大雪下个不停,苗志忠刚领到“入伍通知书”,要求3日内去古交镇城底公社报到。那时交通极为不便,公交车因雪天封路停运。一家人又喜又愁。聚福闻讯后,对志忠说:“走也得走上去,明天我陪你上山!”当时,从太原到古交要翻五六座山,少说也有上百公里的路程。第二天一早,兄弟俩备好所需物品,深一脚浅一脚踏着积雪赶路。幸好遇上一辆去镇城底的军车,才免去了长途跋涉之苦。
后来,四兄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大学毕业后相继成家,多年来,他们延续了父辈的友情,在生活中相互支持。
儿子鹏鹏回想起敏敏结婚时,他拿着相机在她的婚车上跟着拍照;锁斤叔叔的女儿燕燕结婚,他成了拍摄主力,叔叔还奖励了红包。
志忠的儿子壮壮是维修家电的业余“能手”,谁家网络出现故障,他随叫随到。壮壮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说起他父亲的一场劫难:“10多年前,我父亲被无证驾驶的面包车撞伤。炳和叔叔、锁斤叔叔听说后,立刻到医院替换下守了两夜的我,帮我父亲解大手、擦洗……”
锁斤是四个兄弟里最不善言辞的。他话不多,总在用行动代替语言。不幸的是,2019年的一天,锁斤突然病危,得知消息的其他三兄弟急赴医院,见了他最后一面。拉着兄弟慢慢变凉的手,从不落泪的他们泪水潸然,随后连夜为锁斤张罗后事。之后的几年里,大家格外关注锁斤的女儿燕燕,想方设法帮她找工作。直到得知燕燕在邮政局有了正式工作,三兄弟一直惦念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墙上悬挂着聚福为志忠新家书写的《陋室铭》,展示着主人美好的德行和温馨的生活。
范淑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