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物:奏响双向奔赴交响曲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精彩展出吸引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展”拓宽了人们的文化视野。

围绕展览开发的文创产品通过别样形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华夏大地,山西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数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山西文物领域积极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带领三晋文物精品奔赴世界舞台,同时也将国外精彩纷呈的文物展引入,在文化交流的广阔天地中纵横驰骋,奏响了一曲文物双向奔赴的交响乐章。

多元文化在山西绽放

  1月1日,“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盛大开幕。一座雕刻于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古希腊天神宙斯雕像尤为醒目,只见他高举左臂,右腿一旁还有一只雄鹰望向他。在一座雅典娜雕像的头部位置,雕刻有古埃及时期的“狮身人面像”,诉说着当时古希腊文化与古埃及文化的交流互动。
  此次展览汇聚了从古希腊到古罗马时期的134件(组)展品,包括宙斯阿蒙头像方碑、普罗米修斯的惩罚石棺、古希腊海神波塞冬头像、众神聚会彩绘陶瓶等文物,向民众展示着西方文明的艺术成就。
  在展览现场,观众们排着长队,依次欣赏这些珍贵文物。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激动地说:“以前只能在书本上、电视里看到古罗马的文物,这次能在家门口看到,实在太难得了,能让他更直观地感受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展览期间,山西博物院还举办了一系列配套活动,如专家讲座、科普工作坊等。专家们深入解读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以及艺术特色,让观众对展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科普工作坊中,孩子们亲手制作了古希腊风格的手工艺品,体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魅力。
  据悉,此次“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展”的成功举办,是山西积极引进国外文物展的一个缩影。“今后,我们还将陆续引进来自欧洲、亚洲其他国家的文物展览,这些展览的引进,得益于我省与国内外博物馆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人员交流等方式,我们也将不断拓宽文物引进的渠道,为民众带来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展览。”山西博物院院长王晓毅说。
  “引进国外文物展,是我们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些展览,山西民众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拓宽文化视野,增进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这也为山西的文化工作者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展览策划和文物保护水平。”山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张晓强说。

文化瑰宝在海外闪耀

  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山西也致力于让本土的文物精品“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三晋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4年10月24日,“永乐宫壁画艺术特展暨数字创意时代人类艺术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讨交流会”,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以展览为契机,探讨数字创意时代下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开展当天,众多法国民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展览现场,AI技术赋能文物修复成果、传统壁画矿物质颜料、壁画服饰及文物复刻、传统文化的产品应用,向嘉宾和参展观众做了一一呈现,力显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技术、现代产品的融合之美。法国文化遗产记者协会秘书长乔治·乐维称赞道:“永乐宫壁画展现出了东方艺术独特的审美与高超技艺,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一件件精美的文物让观众们惊叹不已,他们纷纷驻足欣赏,仔细阅读展品介绍,并不时向现场的讲解员提问。观众卡拉琳·蒙泰尔女士感慨地说:“以前对中国山西的了解非常有限,通过这次展览,我深深地被山西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所吸引。这些文物太精美了,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为了让国外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永乐宫的工作人员在展览筹备阶段就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不仅精心编写了详细的法文讲解词,还制作了宣传册、短视频等多种宣传资料,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展览期间,还安排了专业的讲解员为观众提供定时讲解服务,并举办了多场文化讲座和互动活动,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山西文化。
  此外,云冈石窟也积极走出国门,以数字化形式亮相国际舞台。云冈研究院运用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构建起云冈石窟数字化档案,并借助3D打印技术、虚拟复原技术,将云冈石窟的雄浑壮阔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给世界。2024年6月,云冈石窟的发现与研究图片巡展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开展,现场观众被精美的佛像雕刻、独特的艺术风格所震撼,纷纷表示,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辉煌。
  “山西两周精品文物数字展”“云冈石窟数字化展”以及“永乐宫艺术展”等在国外的成功举办,为山西文物“走出去”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后,山西又陆续在德国、日本等国家举办了数字文物展览和海外学术交流,每一场展览都引起了当地社会的强烈反响。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山西的历史文化,也为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于振龙表示:“推动文物‘走出去’,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山西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这些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国外举办文物展览,我们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山西,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山西力量。”

交流合作带来发展机遇

  “山西文物的‘引进来’与‘走出去’,从文化层面看,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化盛宴。引进国外文物展,使得山西文化界能与国际前沿的文化理念接轨。不同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碰撞交融,为山西文化生态注入了新活力,为本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大伦如是说。“确实如此,通过引进国外文物展,我们山西的文化工作者能够学习到国外先进的展览理念、文物保护技术以及文化传播方式,这对提升山西的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张晓强对此深表赞同。
  在谈到山西文物“走出去”的意义时,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小三表示,山西文物承载着厚重的中华历史,它们走出国门,是在世界舞台上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让世界看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欣赏。
  从经济层面来看,文物展览的交流合作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拿‘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展’来说,展览期间,博物院周边文化旅游市场异常火爆,不少游客在观展后还会顺道游览山西其他文化景点,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同时,围绕展览开发的文创产品也深受消费者喜爱,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王晓毅说。
  对于下一步的规划,张晓强表示,山西在文物领域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将持续发力。在“引进来”上,继续拓展合作渠道,引入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物展览,同时加强与国外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在“走出去”方面,将精心策划更多富有山西特色的文物展览,借助多种形式向世界展示山西的历史文化与发展成就;此外,还会充分利用数字化展览、线上直播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更多人跨越时空限制,领略山西文物精品的魅力,进一步提升山西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王荔
本栏图片由本报通讯员摄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