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姓源自彭祖之孙的官名
钱姓源自彭祖之孙的官名
寻根溯源
钱姓来源有三:
1.出自彭祖之孙彭孚。据《通志·氏族略》和《姓谱》等所载,颛顼帝曾孙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彭祖,彭祖之孙孚为周钱(泉)府上士,子孙以官为氏。
2.出自篯姓说。这种说法实际上是第一种说法的变异和补充,据《百家姓考略》所载,相传彭祖名篯,后人以其名为氏,称篯氏。后又有简化“篯”为“钱”(有学者认为古无“篯”字)。
3.出自他族改姓。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所载,满族世居烂泥河者为钱姓;据《台湾姓氏源流》所载,清乾隆年间赐台湾土著七姓有钱;又台湾土著塞夏族沙拉湾氏,汉姓为钱;明清时云南临安府瓦渣长官司土副长官姓钱,为哈尼族;今彝、蒙古、土家、黎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钱姓出自彭姓,为古帝颛顼之裔祝融八姓衍派,自然为黄帝后裔。
颛顼帝是我国南方早期主要八个姓氏(祝融八姓)的先祖,其曾孙名吴回,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陆终之妻怀孕三年后都未能产下一子,万般无奈的陆终只好用利刃剖开妻子左肋下方,产下三子,剖开右肋下方,又产下三子。其中三子名篯铿,后来被封在大彭,故又称彭铿。传说中的彭铿是有名的长寿者,据说他亲历夏、商两代至周,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活了八百多岁,被尊为彭祖。彭祖有孙名孚,西周时担任钱府上士,其后子孙便以其官名为氏,称钱氏。后世尊钱孚为钱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钱姓最早发源地当在孚的任所,即周之都城镐(今陕西西安沣水东岸)。钱姓虽始于西周,然先秦时期见诸史册者仅隐士钱单一人。早期钱姓人的居住之地和分布中心为关中和今江苏北部一带,而两者之中,后者更具意义,在秦代及西汉,一些可考的钱姓人主要生活在今江苏徐州、邳州一带,直到西汉末年才有钱逊为避王莽之乱而迁居乌程(今浙江湖州南),钱林迁居长兴陂门里。东汉时钱林裔孙钱敞又迁长城县(今浙江长兴),还有一支钱姓由旗门将军钱咸开基,爵封高密侯,生活在今山东半岛北部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钱咸九世孙钱弥官至辅国将军、大司农,家于长城,封豫章县侯;长城人钱宠因功封东迁县(今浙江湖州东)开国侯。此外,钱姓还称盛于吴兴,因而吴兴郡也成为钱姓的著名郡望。此期到隋唐,钱姓仍以吴兴郡等传统的几个居住中心为其繁衍的基地,没有出现特别的变化。唐代以后,伴随着临安人钱镠及其吴越国的建立,在其国力所及的两浙十三州之地几乎遍布其子孙,吴越归宋以后,由于其子孙中有不少人入仕于宋,则其子孙分布更广,方有“百家姓”位于第二姓之荣。此期有钱定海由杭州迁上海金山,宋元之际,钱姓已分布于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明初洪武年间,钱姓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有江苏太仓双凤人钱滋,率其族先迁盛泾,后又分迁外冈、望仙桥、城中(俱为上海之地)等处。明末至清末近三百年间,钱姓人约有八次入垦台湾。国民党败居台湾时,又有更多钱姓人迁台,还有的飘洋过海,到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开拓发展。如今,钱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其分布以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和安徽等省市为多,上述几个地区的钱姓约占全国钱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宗族特征
1.在我国历史上,钱姓人士虽说在政治方面未曾扮演过轰轰烈烈的角色,然而却是文人才子辈出。论其德行,跟他们姓氏的字义截然不同。
2.彭钱为一家,自古以来有彭钱不通婚,遇难相帮的古训。
3.彭祖活了八百多岁,而唐代钱郎也活了一百七十多岁,人生七十古来稀,而钱、彭二姓却出现如此人瑞,难言巧合。
4.字行辈分排列有序。如江苏常熟钱姓一支字行派语为:“世宏泽远,书启康昆。”又如云南昆明钱姓一支字行派语为:“铸本广济远,宏以宜泰人。”
大槐树寻根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钱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钱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钱姓9179人,临汾市752人,洪洞县182人。钱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四号供橱。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资料来源: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延伸阅读
吴越钱氏:用智慧与品德成就子孙
钱镠(852-932年),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立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从军后屡建战功,被朝廷任命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后又被唐、后梁朝廷相继封为越王、吴越王,公元907年受封为吴越国王,辖两浙“一军十三州”之地。卒谥武肃,世称“武肃王”。
钱镠奉行“保境安民”的国策,实施筑捍海塘、疏浚西湖、发展农桑等举措,使当时的吴越地区“富甲一方”,为江南的繁华奠定了基础。钱镠治国有略,修身治家也十分谨严。钱镠自备“起居注”,又两度订立治家“八训”“十训”。这个家族始终一脉书香绵延,代有人才涌现。吴越钱氏家族被公认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2021年,《钱氏家训》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篇,短短五六百字,从修身持家到为人处世,留下了众多广为流传的名句,不只是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还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