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官升”的趣事
那些关于“官升”的趣事
官升,这个词现在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了,这是一个小量具。
在过去的年月里,乡村农人经常用到一个很小的量器具,就是官升。为什么称它为官升呢?这或许是因为过去这种器具,一般常用于官方的或者是官方认可的民间交往流通吧。这种叫法虽有点奇怪,但这种量具却是农村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常用它来量粮食如大米,玉米粉、面粉等等,而且基本上天天都要用到。如今虽然有些农户家中仍有这个量具,但用它量粮食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只是农村妇女做豆腐时,还偶尔用它来量豆子,在农村的生活中,官升已基本上闲置。
作为一种量具,官升有一套衡量换算的方法。官升是容量单位,容量为斗的十分之一。一官升分为十合(ge)(这里要读第三声)。这十合不是每一合都单独分开的。一官升一分为二就是半官升,半官升再一分为二就是“两合半”,用官升来量粮食一般分为一官升和半官升,还有半官升和“两合半”,合作就是“七合半”了。
至于官升这个器具的规格,也是不同的,这里以中等为例,它底部十二公分,上口十五公分,高八公分。民间的一大斗为四十斤,一斗为十升,一升约四斤。和官升对应的容量大的器具就是斗,一般大斗为十升,小斗为五升,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每一合重一百五十克,一升等于十合。当然,斗也有大斗和小斗之分。
官升器具的制作,选料十分讲究,一般选用乌桕树和香樟树,这两种树木都有一种特别的芳香气味,可用来防虫蛀,再者这两种木材韧性好,富有弹性,不容易裂开。当然,除木材做的官升外,还有用铁皮焊制成的。我家原来就有一只,后因焊接处开裂不能使用,就又做了一只木材的。小时候我总记得,母亲无论是还给别人家粮食的时候,还是别人家来我家借粮时,她都把官升内的米豆,面粉、米粉堆的满满的,这数量至少多出几两。有时候,我们也遇到另一种情况,就是来我家还粮的,官升内平平的,浅浅的,这明显是占了我家的便宜。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母亲总是见怪不怪的笑一笑,淡然处之。因为,她知道那时候缺少粮食,许多家庭不容易,经常有这种向邻居隔壁借一官升甚至半官升来解决燃眉之急的事,何况还是数量较少的一官升或是半官升。当然,这也和当时农家用来称量物品的器具较少有关,尤其是与能称出“两”的小量具缺少有关系。
说起来还有趣的很呢,这官升倒过来说就是升官嘛,而且巧的很,淳安民间常用官升中的“两合半”来形容那些时运不济,一生没大出息的人呢。见到这些人,大家在背后议论时,就常说:“他呀,娘胎里一筋斗打出来就是‘两合半’的命。”
官升这个小小的量具,具有人间烟火气,名称上带有“官方气息”但却用于民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礼尚往来,民间货物(粮食类为主)交往,虽然它在生活中使用率已经很低,或许只是静静的待在房间的某一个角落,但一旦见到它,许多农村老人都会想起一段段与它相关的故事。
□汪兆兵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