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10时,山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直播走进太原市尖草坪区赵家山村
从天王庙到“税房院”看文物如何被“发现”
今日上午10时,山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直播走进太原市尖草坪区赵家山村
从天王庙到“税房院”看文物如何被“发现”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目前,山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已进入实地调查阶段。文物普查是如何开展的?山西“四普”有什么特色?12月17日上午10时,由山西省文物局、山西晚报联合推出的“四普”现场直播,将走进太原市尖草坪区赵家山村,用镜头跟随普查队员的脚步,记录身边的文化遗产。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要摸清我们山西的“家底”,更好地保护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2007年,我国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山西共登记文物53875处,位列全国第四,其中,古建筑28027处,古遗址13477处,古墓葬4298处,石窟寺及石刻111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715处,其他246处。截至2023年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到531处,位居全国第一。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山西在文物资源方面的丰富性和重要性。时隔16年,“四普”工作启动,将摸清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和保存状况,完善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档案,建立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资源数据库,并与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有效衔接,建立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
本场直播,直播团队将走进太原市尖草坪区赵家山村,看“四普”队员如何按照规程进行文物普查。赵家山村历史悠久,古韵悠悠。相传,这里曾经是春秋时期晋国正卿赵氏家族的牧马场,后形成聚落村庄,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依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统计,赵家山村现遗存13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墓葬1处,古遗址1处,古建筑11处。直播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两处不可移动文物:赵家山天王庙和“税房院”。赵家山天王庙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太原市首家“文明守望工程”签约认养古建,也是山西省首批“文明守望工程”签约认养文物。赵家山民居,当地俗称“税房院”。经初步考证,该院曾由赵家山村一户孟姓人家经营,行使收取税务的职责,并且代代相传。税务经管的范围为当时太原府的北部地区,面积方圆百余平方公里,是老太原城北门外唯一的收税机构。2023年,尖草坪区积极向上级申请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对赵家山民居进行保护修缮,目前,该工程初步完工。
本次直播平台,为山西晚报新浪微博、山西晚报客户端、山西晚报视频号、文博山西视频号、文博山西支付宝生活号、山河视频抖音号、山河视频快手号,敬请观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