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明守望工程·我是古建保护推介官”第四场直播在太原大关帝庙举行

网友:这场直播既饱眼福还饱耳福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精彩回放。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佳森)12月9日,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晚报承办的“山西文明守望工程·我是古建保护推介官”活动第四场直播如约而至。此次直播由山西晚报记者孙轶琼携手两位山西古建保护推介官——考古专家、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博研究馆员李非,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凌云,一同走进太原大关帝庙,带领网友们沉浸式感受太原大关帝庙的魅力,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山西是关公故里,为何会有那么多关帝庙?关公形象对于中国人而言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直播开始,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博研究馆员李非便从历史沿革,讲述了太原建城史中关帝庙的变迁,以及关公在历史上的超凡地位和现实意义,阐述了关公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对华人社会的影响。李非介绍,在太原市内,很多文物就在我们的身边,这些文物、遗迹需要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直播间网友们纷纷留言称,李非老师讲解太精彩,“这个冬天收获最大之一,就是观看‘山西文明守望工程·我是古建保护推介官’直播”。同时,也有网友表示,身为太原人,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文物,还是了解甚少,需要“恶补”起来。
  “大师很牛!”“这一期真精彩,让我在这里看到武老师的关公!”“讲好山西故事,这就是典范!”随着网友们留言纷纷刷屏,直播间里迎来了另一位推介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凌云。武凌云老师在四十年的从艺生涯中,成功塑造了晋剧艺术中的“关公”形象。直播间里,武凌云老师介绍了他与“关公”的戏曲渊源,并用舞台上的几个经典动作,演绎出了关公威武庄严的气势。镜头前,武凌云老师虽然没有穿着戏服,但眉宇之间的庄重,举手投足间的风范,深深吸引了广大网友。
  在直播期间,正好有一群游客走进关帝庙,主持人孙轶琼顺势把身边的“关公”介绍给了游客们,并邀请武老师在关帝庙“戏台”前清唱一段……这样的一场欢迎仪式,极具特色,大家激动地围在台下,叫好声、掌声不绝于耳。“能近距离看到晋剧艺术家的表演,不虚此行”……表演结束后,游客们自发地冲上前去跟武凌云老师合影,这成了直播间里最为火爆和温情的一幕。网友们齐齐刷屏称赞,大家直呼:“这场直播不仅饱眼福,还饱耳福!”
  直播过程中,太原关帝庙讲解员赵学玲又带领网友们走入殿宇内,为网友们揭秘为什么太原大关帝庙是晋商“万里茶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网友们直呼,这场直播原来还有“2+N”的惊喜。有网友在线送来了祝福:“栏目创意很好,祝越办越好”。此次直播有13万人次网友在线观看。
  太原关帝庙,是我们身边的国保。其实在山西,还散落着很多“低级别”的关帝庙,它们镌刻着历史,留存着一代代人的记忆,它们更需要得到大家的关注。接下来,“山西文明守望工程·我是古建保护推介官”活动还将继续,网友们可持续关注山西晚报新浪微博、山西晚报客户端、山西晚报视频号、文博山西视频号、山河视频抖音号、山河视频快手号等平台,有更多精彩等着您。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