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证基础上的学习之道

——读万维刚的《学习究竟是什么》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很长时间以来,作为一个小学生的父亲,我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焦虑,但也一直找不到有效解决办法。在我的接受视野中,相关信息其实很多,但大多都貌似有理却缺乏实证,构不成解决之道。直到偶然发现万维钢所著的《学习究竟是什么》一书,我才突然眼前一亮,感到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正是这样一种自然、合理且被充分实证的学习之道。这是一本市场畅销书,在出版后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加印七次。而之所以畅销,是因为它有用而可信,书中的学习观点与方法,为很多读者所信服。
  那么,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
  我觉得,这首先是一本为主动学习和追求真智慧、真本领的人提供真方法的书。书中提到的学习方法都是近年来“最新科学研究验证的、能达到最高效率的方法”。从学习这件事本身来说,这本书主要想告诉读者的是,如何借鉴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方法与成果,通过主动而专注的学习行为,成为一个合格的“自学者”,从而在“心流”状态下高效率学习,最终成为一个掌握“自由技艺”和充满创造性能力的“通才”。
  所谓“心流”,出自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是指在工作与学习中你能够调动自己最高水平的技能,沉浸于任务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动,甚至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对学习而言,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也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状态,因为所有的高效率学习与创造性行为,几乎都依赖于这种心流状态。对于一个处于学习过程中的人来说,比如你的孩子,他所面对的任务要想能充分激发他的“心流”,促使他进入最高效率的学习状态,任务的内容设置就必须是有讲究的。简单说,要想使孩子这个学习者能够喜欢眼前的任务,那么,这个任务中就要既有他熟悉的部分,以吸引他“放心”进入;同时又要提供能让他意外的部分,以驱动他调动技能与经验去解决问题、提升本领,达到学习的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任务中熟悉与意外的配比应该是多少?本书引用罗伯特·威尔逊的《最优学习的85%规则》告诉我们,任务中“意外”部分的最优数值是15.87%。这个15.87%“最佳意外率”,不仅是“学习中的最佳训练出错率”,也是“心流率”,它可以帮助孩子在既不无聊、也不太难因而可以“最快而且最爽”的“心流”状态中高效率学习。
  作为一本提供学习方法的书,《学习究竟是什么》以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为佐证,提出了很多与我们的常识相反的观点。比如,作者指出并不存在“寓教于乐”式的学习,所有的学习一定都是在跳出舒适区后所进行的专注、勤奋、刻苦、持久的“刻意练习”中取得的,这既不舒适,也不好玩,而是充满了“挣扎与斗争”。一切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不疼”而类似于打麻药之类的“愉快设置”,都不足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反而会降低其注意力,影响对核心信息的吸收与处理。再如,关于“复习”这个最常见的学习行为,作者提出“忘记是为了最好的记住”“要想记住,最好先忘了”,也就是在忘记之后重新“提取”,更容易加强记忆强度。同时,作者引用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一书中的观点,提倡使用混合、随机、间隔的测试方法来加强复习内容的不确定性,让学生在一种类似于“折腾”的状态中不断发现短板问题,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这样的观点,我们常识中“学完马上复习”和“学什么测什么”的方法就是低效的,而科学研究也的确验证了这样的方法远远低于“反脆弱”学习法取得的成效。
  以上这些讲学习方法的内容其实只是本书的第一章,事实上,全书六章,后面的部分更致力于影响并塑造学习者的思维模式与精神状态。比如第二章指向“通才”培养的“自由技艺”,旨在使学习者成为具有“自由意志与独立人格的”“完整的人”,进而免于成为“优秀的绵羊”,去做一个有用的工具。而“通才”最优秀的品质,是能在具备深度与广度的学习中实现最遥远与最不可能的“想法的连接”,成为最具自由创造力的人。第三章指向的是如何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能力的人,在创造中完成自我的终极实现。第四章则指向学习策略,旨在将学习者打造为优秀的“自学者”,这样的自学者最终会成为“令人肃然起敬的智者”。而第五、第六两章,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为“学习求知”设定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标准,并推动学习者由刻意练习进入“无为之境”。作者借著名汉学家森舸澜的研究,指出学习上的无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什么也不做,而是自然而然、不生硬、不刻意而且有灵气、有创造性地学习,就像爵士乐演奏家的即兴演奏,或像NBA球员进入心流状态后的梦幻投篮那样。
  《学习究竟是什么》虽然是一本从广义上讲学习之道的书,但作者的本意是以真正的学习塑造完整而自由的人。所以,这本书里,既有大量在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实证基础上谈学习的著作,更有各行各业中善于创造性学习并通过学习改变了世界的精英们的故事,这些人中,当然也包括作者自己。作者是讲着这些优秀学习者的人生故事,完成了对学习之道的圆满实证。

成向阳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