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家园——一个摄影家镜头下的传统村落
“晋门锁钥”上董寨村
乡土家园——一个摄影家镜头下的传统村落
“晋门锁钥”上董寨村
上董寨村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距县城45公里,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该村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据《平定州志》记载,早在东汉中平年间,并州牧董卓奉命抗拒韩遂,在此修筑军事堡垒,称“董卓垒”,因此得名董寨,今天此地有相邻的上董寨、下董寨两个村庄。
上董寨村地处太行山脉中晋冀两省交界处,整个村庄坐北朝南,北靠老虎嘴、南临温河,是一处易守难攻的风水宝地。远望只见村庄建在巨大的石灰岩山体上,房屋民居院落因山就势、层层叠叠,是一处典型的山地集聚村落。走进村中,能看到村中三街,前街、后街和下街,以及三巷,石梁巷、五道庙巷和河巷,都基本以平整的石灰岩山体为基。石灰石砌筑的古石街道贯穿东西,街道上马蹄印、车辙痕历历在目,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古街道两边都是韵味十足的古民居,这些老院落原汁原味、古朴淳厚,由上百户风格迥异的二进院、三合院、四合院、穿心院等明清院落组成。
村中民居最具代表性的非王家大院莫属。王家大院在村庄的最西边,人们常以大门匾额题字称“依山带水”院。王家大院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大院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平面呈“目”字形,由7所院落、80多间房屋组成。王氏家族世居上董寨,以农耕为主。从清末民初到上世纪30年代是王氏家族的鼎盛时期。民国初年,王氏家族第十一代“宿”字辈的兄弟三人名誉晋东。老大王宿钢创建“万盛德”商号,以经营煤炭、布匹、百货药店等为主;老二王宿铜主要经营家族传统的土地、畜牧业;老三王宿龙则在盂县任县长。由于管理有方,以诚为本,王氏家族很快成为平定一带的名门大户。
王家大院主宅由3处院落组成,是一座城堡式庄园,坚固而美观,院内砖雕、石雕、木雕精细,非一般民居所能及。整座大院房屋建筑以砖石结构的窑洞和瓦屋为主。平面上院与院相连,上下贯通,院落有完整的供水、排水设施和晾晒、储藏、炊事、饲养、菜地、安全防卫的密室和暗道等设施,是一处上乘的民居建筑群。
翻查资料可知,上董寨村在明清时期能繁盛是因为此处是平定县货物运往河北的主要通道,被称之为“晋门锁钥”,依托古道发展起来的商业文化浓厚。村中现在保存有有寿圣寺、关帝祠、古戏台、南阁、全神庙、菩萨庙、龙王庙、五道庙、古石拱桥等古建筑,见证了明清时期晋东山区村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吴根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