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揭“绛守居园池”影壁的匾额之谜
初揭“绛守居园池”影壁的匾额之谜
新绛,古称绛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绛守居园池”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北方现存最古老且唯一一座隋代州府园林。当地人俗称一中花园,原为州府衙门的后花园。
据《新绛大观》记载,“整个花园以子午梁为分界,分为东西两园。东园有宴节楼、望月台、苍塘、六角门洞影壁、梁公祠,西园有半亭、虎豹门、洄莲亭、洄莲池。东园北部嘉禾楼的左前方,有一道青砖砌成的影壁,上书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古朴而深厚,清晰但很难认。许多文人学士对此匾额避而不谈,因为这四个字,至今仍无确切答案”。有几位八十余岁的老者回忆七十年前在中学读书时,有一位国文教师曾经说过,这四个字是“人闲若雀”。但因字体古怪,难以辩认,多少文人墨客、专家教授望文感叹,至今无一准确说法,初步断定为“紫气无疆”或“绛守无疆”两种说法。
我曾找到北京林业大学赵鸣等发表在2000年第1期《中国园林》上的“《绛守居园池》考”一文,其中写道:“莲池东北有小土山,土山东为一照壁,面西,上有‘人间若雀’砖刻横匾,旁有牡丹台。下甬道东行有假山,再往东有照壁,门顶有石刻篆额‘紫气无疆’四字。”由此可见,绛守居园池应该有两个照壁,其中,东园的照壁即为现存的照壁;西园的照壁位于莲池东北处,上面题为“人閒若雀”,北京林业大学赵鸣老师可能错录为“人间若雀”了。后来西园的照壁毁了,那位国文老师说的“人闲若雀”应该是西园的照壁题字。另有阮仪三教授的《绛守居园和新绛县城》《隋唐名园之城》,记载了他与“绛守居园池”的渊源。“西墙依壁有半亭,东面有一影壁以相对应。池东北有小土山隆起,周围树木茂盛,绿草茵茵。”正好印证了我关于西园另有一影壁的猜想,所以东照壁这四个字是“人闲若雀”应该是个张冠李戴的误传。
如果能找到是谁建的照壁,那么从他的生平事迹或诗文日记,甚至书信来往中或许会直接发现东照壁这四个字的答案,至少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据“《绛守居园池》考”一文,“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园池又几毁坏殆尽,知州李寿芝‘以园池遗址,缭以周垣,重加建筑,亭榭渠塘,一如旧制’。”《新绛大观》也记载:“查唐代绛州刺史樊宗师所作的《绛守居园池记》,未提及此事。有人推测隋唐时代尚无此建筑,不然樊公连虎豹门内的壁画都详为描述,岂能不将此处石额提上一句?据说是清代光绪二十五年绛州知州李寿芝修园时加筑的这一影壁。”
种种记述均指向了这位绛州知州李寿芝在光绪二十五年整修了绛守居园池。于是,我经过多年考证,写出了系列文章《跨越时空的“联”结》,对重修绛守居园池的绛州知州李寿芝本人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2018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汾阳温学鹏书友,他对古匾额很有研究。由于习过禹王碑,他认为匾额上的四个字是“万寿无疆”,但又觉得不太对。极权社会一个州府花园怎么敢挂“万寿无疆”?不太可能。时光进入了2024年,我8月去银川出差,破解了银川承天寺的残缺砖雕匾额,这大大激发了我想彻底解决绛守居园池匾额之谜的兴趣。于是,我又一次开始研究这块匾额。
《新绛大观》里记载:“全国至少还有两处有似符似字,似篆非篆的神秘符号,一是在贵州西北部的赫章县,名曰《夜郎天书》。一是在绍兴禹庙(原在衡山)的岣嵝碑。”那么就从岣嵝碑(禹王碑)入手!我先后找到了湖南岳麓山、浙江绍兴禹庙、四川北川禹庙以及八大山人临摩的禹王碑四个版本,但这四个版本均出自同一母本,找不全绛守居园池影壁上匾额的四个字。
李寿芝老先生是如何学禹王碑呢?他会选用哪个版本呢?是用禹王碑的拓本?还是某本书中的禹王碑帖呢?于是我又遍寻《秦印文字汇编》《古玺文编》《增订汉印文字》《缪篆分韵》《战国文字编》以及《金石萃编》,从嘉庆十年(1805年)出版的《金石萃编》里找到了禹王碑的另外一个版本,其中明显有两个字的写法异于其他版本,更接近于绛守居园池的匾额写法,而且这四个字都能对应找见,我把这四个字剪贴在一起,与原图仔细对比,相似度近90%。赶紧查《金石萃编》对应的杨慎的翻译,这四个字是“万鸟舞庭”!
联想到西园的“人闲若雀”,会不会东西园的两个照壁,凑成一个对句:人闲若雀,万鸟舞庭。再配上东园宴节楼的横匾“远山如黛,大河前横”,连起来读,远景、园景就都有了!远处的峨嵋岭如窈窕淑女的眉黛,近处南向而西折的汾河静静地在眼前横流;园内迈着雀步悠闲的游人,万鸟和鸣,时而飞起,时而落枝……构成一幅山水园林图,这也许是绛州州官的苦心造景之意。
初揭绛守居园池影壁的匾额之谜,虽还需进一步考证,但着实了却了我多年的一个心愿。
(本稿图片由作者提供)
□韩海安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