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当随时代

——写在田树苌先生书展后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1017_c680975babc022b304763d0985d917dd.jpg


  先声明,本人是书画圈外人。虽说也曾卖文糊口,但对书画评论却是外行,尤其对流行于书画圈云山雾罩的形容词轰炸,虚无缥缈的古人比喻畏之如疫。只能老老实实说点自己的观感。
  看了田老师的展览,有几个词萦绕在胸中:欣喜,正大,时代。
  喜是喜在终于有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展览来标识这个时代山西书法的高度和山西审美的高度。不然人们还以为山西就他们那个样子。喜还喜在“德不孤必有邻”。众多观者如潮的好评,让人顿时对许多事都有了信心。
  正大,是作品的统一特征,也是书家的一贯风格。审美的趣味是多样的,概而言之就有两两相出的悲剧喜剧,温柔崇高,冷峻雄浑,枯寒繁茂,不一而足难分高下。庄子一句话说清了:美人面不同皆悦于目。但成熟与否的标志无疑是风格的确立。强烈而突出的风格是作者的追求和写照,也是观者的感受和体会。无此则在品流以外。正大是儒家道统的人格追求。中国传统艺术,道禅之逸品神作自然在殿堂之上,但正中的主神仍非儒家莫属。京剧“四大名旦”首位,尊温良端庄的梅家,便是佐证。书家自也不能例外,颜真卿的地位证明着一切。正大这个概念或审美感受,还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境界。因为,艺术创作的个人追求只有通达普遍性才能获得社会意义。正大感就是社会意义的证明。田的正大不是哪个门庭的正宗而是精神的正大,歌哭狂笑的草书也如山泽君子不敢斜视。
  第三个词是时代。这里要多说几句。艺术都是某时某世某地某人的产物,即属于某个时代。代表某个时代,才能超越某个时代。历史唯物主义也有这个意思。从这个角度看,傅山先生的狂狷更多的是个人的追求,田树苌老师的大气更多的得益于时代。傅书各体看上去皆有苦涩孤独之感,田书则活泼舒展生气勃勃。纸里纸外分明都跳荡着三个字:好日子!
  中国四十年的昂扬奋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环境的日新月异,于田之人之书不可能没有影响。畅饮常能得酣,亦一佐证!加入世贸,大风起兮云飞扬!文化人精神的解放,思想的独立,身体的自由,生活的优渥史所罕见。寒儒之气荡然,书风为之一壮!大小不拘,诸体皆为,与时代呼吸响应者,田氏可为代表。想想徐文达、卫俊秀诸公的纸上面貌,腕下墨迹,便知道这绝非虚妄之言。
  四十年改革开放,二十年快马加鞭,有好,自然也有不好。例如市风飘浮追名图利,假雅媚权,架秧子造势,饭圈壮胆,党同伐异,邀誉自贵,书画界鱼龙混杂,腥臭闾里。可贵可赞可叹的是田师造化钟灵、命能避辱,退休后偏居山右,潜行燕赵,清名令誉,熬得人书俱老,藤架盈庭,芝兰之香充云接天。众人抬头时,已巍巍然不能望其项背!或有不免心下惊异者:他什么时候成了这个样子!知道的人知道,他早就走上了这条路,成不成只是时间问题。
  总结两句,其实还是老话套话:时势造英雄,你得是那块料;英雄造时势,他必守得住心。

□高晓江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