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的“蛐蛐”
笨拙的“蛐蛐”
我的窗外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坪,四周用冬青圈成绿色的篱笆墙,把青草、碧桃树、山楂树、枣树等,圈在绿篱中,高低错落的植物景致,形成一处草圃的园林!
暑期天气炎热,热得人喘不过气来,每天晚上开窗睡觉,才能缓解那炎热难忍的暑热桎梏!
每每晚上,两三点醒来,对面的居民楼里,人们正在酣睡,没有一线灯光,形成一种漆黑的孤独与寂寞!
漆黑中的人,总是盼望一线微光,一线希望的微光!万籁俱寂的夜,人们总希望有一点声音,划破死寂般般,黑黢黢的世界,仿佛在自我的存在中,寻找一种遥相呼应的声音,或者是对话,或者是聆听?或者是恐惧!
突然间,有微弱的声音从我的窗下传来,仿佛这黑洞洞的夜,还有活物的存在?像鲁宾逊困在孤岛上,没有人对话,他听到山羊的叫声,听到猫的喵、喵声,这种声音呼唤他,在这死寂的孤岛世界中,还有和自己,类似的活物存在;不过我是短暂的几小时,和鲁宾逊比起来,他则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
嘈杂的世界,对于孤寂的人是心灵的解脱和安慰,对于陷身于嘈杂世界而不能自拔的人是一种囹圄!
一种羞涩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中。是什么声音呢?我每天在这个时间醒来,思绪在脑海中翻滚!它每天在这个时间练习发声、唱歌,就这样我与它,相伴了几天。我们互不干扰,我思考我的,它练习它的。我知道它的存在,它知道不知道我的存在呢?我脑海思考的思绪像是飞絮,是漫无目的的,偶尔,我注意到它唱歌,一听就是一位笨拙的歌手,声音刺啦,刺啦,尽管是这样,它仍天天不停地、不知疲倦地,不间断地练声、学唱。
努力总是有长进的,它的歌唱有了变化,僵直的声音有了弯弯曲曲的调子,它不停地练习,夜渐进长。
一天,两天,三天……它的声音渐渐变成完整的曲子。从它身上我发现努力的进步!但是我发现,它与它的同伴相比,它是一位档次低而拙劣的歌手。我有意识同情它,觉得它的声音好多了!但是它的声音的确好多了!一周过后,它的声音和同伴的声音相差无几了,它是谁呢?是一只当初我印象中笨拙的蟋蟀——蛐蛐!不,它是一只成长中的蛐蛐。
它无法告诉我,我也无法知道它,只能郢书燕说猜想:它是一只幼仔,在练习,在成长,将来像它的父辈们那样成为一名歌手!也许它是一名老之将至的蛐蛐,因衰老和病兆,失去了年轻时歌唱的骄姿,它努力地找回自己曾有的风光与青春?无论成长与找回,都是一种对生命珍惜和积极意义。
从笨拙到天之骄子,从羞涩到天籁之音,那是一种成长的过程。从找回曾有的风光,固守曾经辉煌的那一刻,那是生命的归宿,无论是成长到守住辉煌都需要一种不断的努力。
窗外笨拙的歌手到天籁之音的蛐蛐,完成了它的成长,遁向远方。窗内的我固守这片净土,是一种晚节的归宿!
我欣喜它到远方求其友声,去拓展自己的歌技,是对它事业的升华;我独宿窗内,是对自己职业的固守,以及慰藉心灵的安逸!
我怀疑自己的思维,怎么把自己和笨拙的蛐蛐联系到一起?也许我就是那只笨拙的蛐蛐!
久旱的暑伏天,炎热难耐,人们急切盼望有一场透雨降下。天气预报,成了一个说谎话的孩子,天天报着有大雨,天空阴沉,却只有雨意,没有雨实!写完这段文,天空下起了大雨,雨打遮雨棚、护窗发出劈啪的声响!暑热被这场透雨驱走,天凉爽起来。湿热的天气,每到夜晚是蛐蛐歌唱的最佳时候,那只笨拙的蛐蛐,说不准会领着它的同伴在我的窗外歌唱,我期待着,期待着……
窗外劈啪的雨点声,惊扰了我杂乱的思绪,但我还在固执地想:从笨拙练唱到天籁之音的那只——蛐蛐!
□开阳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