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孝义的建党工作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孝义在抗日战争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1937年10月,邓小平率领八路军总政治部、民运部和随营学校进驻孝义;1937年11月下旬,林彪率领八路军第一 一五师主力进军孝义;1938年5月,杨尚昆率领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山西省委和中共晋西省委机关来到孝义,共同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孝义一度成为晋西南抗日斗争的中心。
  孝义于1926年冬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8月至1937年10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孝义党组织的活动时断时续,发展极其缓慢。全民抗战爆发时,全县仅有若干党员,而且缺乏统一领导。这种状况,很难适应和担负起领导与组织抗战的重任,因此,大力恢复、重建和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员队伍就成为党在孝义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省委组织建党

  七七事变后,中共山西工委积极适应新的斗争形势,着力改变工作方式,加强建党工作,不断加快恢复发展各地党组织的步伐。山西工委派王一夫、龚子荣、解学恭等组建中共洪赵特委,开展汾离公路以南、同蒲铁路以西、黄河以东地区各县的建党工作。晋西南地区是阎锡山直接统治及其军政力量集聚的地区,新旧两种势力并存,局面复杂。由此,除省委和省委机关以八路军政治部的面貌出现外,县以下党的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都隐藏在阎锡山承认的组织中,以合法身份进行工作。中共山西省委组建之后,在积极协同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创建根据地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广泛开展党组织的恢复、重建工作。1938年2月,为加强汾离公路以南,洪洞、蒲县、大宁一线以北地区党的工作,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成立中共晋西省委,书记王达成。
  新组建的孝义县委归汾孝特委领导,原晋西特委组织部部长赵家声调任孝义县委书记,梁占祥改任孝义县委组织部部长,赵重鼎改任社会部部长,县委驻地迁到兑镇石像村。1938年8月初,驻汾阳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马庄惨案”,汾阳县委在汾阳二、三区的活动处于困难境地。为此,中共晋西南省委决定将汾阳县委和孝义县委合并,组成中共汾孝中心县委,直属晋西南省委领导。中共汾孝中心县委由赵家声任书记,梁占祥任组织部部长,柳林任宣传部部长,赵重鼎任社会部部长。县委机关驻禅房头。
  省委十分重视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在孝义禅房头村连续举办党员训练班。北方局、省委和第一一五师主要负责人杨尚昆、林枫、张友清、王达成、张稼夫、陈光、罗荣桓、陈士榘、萧向荣等轮流到党校讲课。

北方局直接建党

  1937年1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马佩勋领导建立中共晋西特委,马佩勋任书记,赵家声任组织部部长,王文达任宣传部部长。中共晋西特委派干部到各县,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建立合法组织。在原来有过党组织、后来遭到破坏但仍有一些党员坚持斗争的地方,他们就审查和联系原有党员,以他们为基础发展新党员,恢复党的组织;在原来不曾有过党组织的地方,他们就在群众斗争中发现积极分子,举办训练班,发展新党员,然后逐步建立党的小组和支部。
  1938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在孝义宋家庄主持召开了晋西南地区党的领导干部会议。会议认为晋西南地区是坚持山西及整个华北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党的任务就是要创建统一战线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要“大量发展党员、巩固党的组织、健全党的各级领导机构”。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撤销中共晋西省委和中共山西省委,组建中共晋西南省委,统一领导晋西南地区党的工作。由林枫任书记、王达成任组织部部长、张友清任宣传部部长、黄骅任军事部部长。晋西南省委下辖洪赵、汾孝、隰蒲、乡吉、离中5个特委,24个县委,党员2000余人。

八路军地方工作队建党

  八路军总部机关和随营学校组织孝义地方工作队,在抗日斗争中培养和考察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工作队深入基层,一方面寻找原有的党员,动员他们继续为党工作,做抗日救亡工作的先锋。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民运工作,注重在群众中发展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工人、农民和青年知识分子加入共产党组织。仅仅一个月时间,工作队就吸收了50多名党员。组织了西程庄、下栅、大孝堡等10个农村支部。孝义下堡镇西程庄村的程英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组建游击队、开展合理负担、筹备支前物资等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色,八路军总部民运部李觉经过考察,介绍程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中共孝义县委成立后县委名称不公开,对外称八路军孝义地方工作团,县委书记由梁占祥担任,赵重鼎任组织部部长,刘介农任宣传部部长(一月后由刘毅接任),县牺盟特派员曹诚被任命为军事部部长。

牺盟会掩护建党

  随着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面的扩大,在牺盟会、山西新军等合法组织中的共产党员以公开的职务作掩护,大力开展建党工作。1937年6月下旬,牺盟总会派曹诚、张希康等来孝义担任牺盟特派员,领导牺盟孝义县分会的工作。中共山西工委任命曹诚为中共孝义工委书记,对外挂的是山西省牺盟会孝义县分会的牌子,实际上是共产党县级领导机构。
  1938年1月,牺盟六专署专员、中共党员张文昂,趁孝义旧县长被迫离任的机会,立即委派曾任牺盟洪洞县特派员的傅立民到孝义任县长,建立了孝义县抗日民主政府。不久,傅立民被中共晋西南区党委直接吸收为中共党员,县委的许多工作,便以县政府县长的公开身份出面组织实施。
  孝义多头建党的实际,完全符合蓬勃发展的抗日斗争的要求,体现了建党工作方法上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从党员的政治素质看,这个时期发展的党员,都是在参军、参战、支前和各项抗日群众运动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他们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到1939年2月,中共汾孝中心县委(包括汾阳二、三区)已经建立了42个支部,有党员900多名。孝义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身边榜样的感召下,掀起了抗日救亡、支前参战热潮。

杨肃娟

(责编:马云梅、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