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姓最早发源在山东定陶
曹姓最早发源在山东定陶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周武王之弟振铎被封于曹(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地,其子孙以国为氏。
2.据《元和姓纂》《广韵》等资料所载,颛顼帝之后裔曹安被封于曹(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其后子孙被改封于邾国(今山东曲阜东南),邾国被楚所灭后,邾人有以曹为氏者。
3.其他源流。据《晋书》所载,后汉人曹嵩,改夏侯姓为曹姓。又据《新唐书》所载,康国支庶分王有曹国,国人有以曹为氏者。另外,女真族粤屯氏,满族索佳氏、索绰络氏、鄂托氏、拉祜族劳朝氏、普米族本牙海氏及布朗、彝、阿昌、哈尼、蒙古、纳西、回、锡伯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曹姓者。
得姓始祖
曹姓主要出自周文王和颛顼裔孙曹安之后,其远祖都是黄帝。
曹姓始祖名为曹振铎,是颛顼的后代曹安。曹安最初被封在曹(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后,把他的弟弟振铎封在了曹,振铎在他的封地曹建立了曹国,定都于陶丘。曹振铎建立的曹国于公元前847年为宋景公所灭,其后代子孙便以国为氏,称为曹姓。曹振铎也就被视为曹姓始祖。
繁衍播迁
曹姓的最早发源地是山东定陶一带,山东曹姓成为后世曹姓繁衍播迁的主要源头。先秦时期,曹姓分布点以山东及江苏沛县为主。秦汉时期,是曹姓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北部成为曹姓主要聚居点,以致于后来曹姓发展史中四大郡望(谯郡、彭城郡、高平郡、巨野郡)皆出于这些地区。另外,陕西、湖北、甘肃、浙江在秦汉时期也有曹姓散居点。据载,秦末沛县(今属江苏)人曹参西汉时被封为平阳侯,其子迁居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北)。魏晋南北朝之际,因北方连年战乱,曹姓开始南迁,与此同时,北方曹魏政权的建立,也使曹姓得以在北方较好的发展,以致于后来曹姓在黄淮流域分布最为集中。隋唐时期,曹姓在规模、数量上又有大的发展。福建、广西等地始有曹姓入居。据《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开漳,亦有曹姓将佐。”宋元至明清时期,曹姓已广布我国各地。据载,明代有福建曹姓一支徙居广东梅州,又雍正年间有福建曹姓入居台湾,进而迁徙海外。如今曹姓以黄淮流域分布最为集中,尤以河南最多,次以四川、河北、湖北等人口为多。
宗族特征
曹姓名人辈出,从官员将帅到文人墨客,从三国曹操到清代曹雪芹,均在曹姓的发展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后人所崇敬。曹姓的字行辈份除排列有序井然外,还体现着报国忠贞,勤俭治学的家规家训。
大槐树寻根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曹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曹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曲沃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
曹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五号供橱。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资料来源: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延伸阅读
豆腐挑子挑出的商业帝国
明清两代,全国各地都产生了不少富商巨贾,其中要说名气最大的还是“北曹南沈”,即山西太谷曹三喜和浙江南浔沈万三。太谷曹氏自曹三喜始,到曹克让及其子时代衰落,共历24世。
曹三喜是使曹家走向一代巨商的关键转折性人物,他独闯关东到了原东北热河省以种菜、养猪、磨豆腐为生,略有积蓄后,开始利用当地盛产的高粱酿酒,酿酒业就成为曹家发展的第一个行业。曹三喜有了钱以后把它投入到其他行业的发展中,他的商业很快又发展到杂货业、典当业。到了1664年,曹家生意也由关外向关内发展,最后雄踞了大半个中国,不仅如此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近到日本东京、朝鲜平壤、俄国的伊尔库茨克、恰克图、蒙古乌兰巴托,远到德国的柏林、法国的巴黎、印度的新德里,最远还跨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伦敦。横跨欧亚两个大陆,纵横几万里,不仅仅在山西人的经商史上,就是中国人的经商史上都创下了不朽的辉煌。
道光、咸丰年间的曹家达到了鼎盛,大江南北都有曹家的铺面,多达640余座,资产高达1200万白银,雇员37000余人,有“凡是有麻雀飞过的地方就有曹家商号”的说法。曹家兴盛数百年不衰,得益于其在治家方面有一套严格的家规家训,经商方面有一套完整的号规号章。曹家在经商活动中,强调以伦理道德为先,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告诫子孙“君子爱财,生财有道”,决不赚取“不义之财”。曹家之所以能在三百年中保持长盛不衰,靠的就是贤德、信义的家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