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节之士伯夷为谢姓始祖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0325_92d7f09c11eaaad377fd96a4d725fc0f.jpg

20240325_7f4bbfd8ccfa783d60ae8fd07e9203de.jpg


  寻根溯源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姓谱》和《元和姓纂》等所载,炎帝后裔伯夷和叔齐兄弟在武王灭商后,不食周粟而死于首阳山,伯夷有裔孙申伯,被周宣王封于谢国,谢亡后,子孙以国为氏。
  2.出自任姓,以国为氏。据《左传》和《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为十二姓。其任姓后裔建有十个小国,其中第一为谢国,后为周宣王所灭,子孙散亡,以国为氏。
  3.少数民族改为姓谢。据《旧唐书·文苑传》所载,谢偃“本姓直勒氏,祖孝政,北齐散骑常侍,改姓谢氏。”又有土族谢加氏改姓谢等其他一些民族改谢姓而来。
  得姓始祖
  伯夷。姜姓,名允,字公信,谥曰夷,伯乃长子之称。炎帝后裔孤竹君长子。伯夷和其弟叔齐在商末时,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将伯夷的后裔封于申(今河南南阳),称申伯。周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为宣王,宣王继位后,灭掉了任姓谢国(今河南唐河县西北),命召公重建谢邑,并将其封于母舅申伯,公元前668年,楚文王发兵攻申,灭申国吞谢邑。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奉高节之士伯夷为其始祖。
  繁衍播迁
  中国的谢姓,发源于河南,申被楚灭后,楚把谢姓人一部迁到淮河上、中游一带,后又把其中部分再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楚国亡后,谢姓一部南迁潇水流域,一部入重庆涪陵。汉魏时期,原潇水谢姓的谢夷吾发迹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一带,后裔谢煚嫁女于孙权,使自己的家族变为皇亲国戚;而中原的谢缵与其子孙均显贵于曹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衡为代表的谢姓人(谢缵后裔)从北方渡江南下,东山会稽派始祖谢衡迁会稽始宁,其子谢鲲迁豫章(今江西南昌),谢鲲弟谢褒,因担任会稽郯县令而迁居郯县(今浙江嵊县),这支谢姓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以谢安、谢石、谢玄、谢琰为代表,并且使得原分为南北的谢姓获得了新的交流,同时阳夏还有一支谢姓迁康乐(今江西万载县东),又有谢姓北上西迁至陕西冯翊郡,南迁居四川成都、彭水、云南永昌一带。隋唐五代时期的谢姓在以前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发展,其中谢夷吾和谢缵的后代都在东南沿海地区或中原一带进一步繁衍播迁,唐僖宗时,谢衡后人中还有一支迁江西宁都。宋时,有会稽山阴谢夷吾之后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至元明清时,南方各省的谢姓人,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北方,并诞生了许多知名人物和著名家庭,江西宁都的谢新(谢衡后裔)随文天祥收复梅州后,任梅州令,谢新之子谢天佑,定居梅州福乡,成为谢姓在闽、粤之地的开基始祖。谢姓入台,始于明末,同时也有谢姓人迁吕宋(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清同治年间,有广东南海丹山的谢姓迁美国旧金山……至此,谢姓人广布全国各地。
  宗族特征
  1.自汉魏到两晋南北朝,名家辈出,多若星辰,成为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仅次于著名世族琅琊王氏的特殊地位,有誉王谢二族为“侨姓望家”。如此风光,殊为罕见。
  2.家乘谱牒的谱序写作者名家辈出。如苏轼、朱熹、黄庭坚、文天祥、彭龟年,近代有冰心等名人都曾为谢氏家谱作过序或跋,他们所作谱序被誉为家谱上的金色饰物。
  3.字行辈分有序。如江西丰城谢姓一支字行为:“翊世日本玉树增,逢源立善启书城,远孙克绍先宗绪,其振英贤有大名。”又福建闽州谢氏一支字行为:“慎言省行,绪祖绍业,志承家泽,敏昭可宪。”
  大槐树寻根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谢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谢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谢姓祖先神位供奉在大槐树景区祭祖堂六号供橱。

  山西晚报记者 白洁
(资料来源: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延伸阅读
  传承谢氏家风的谢灵运
  谢氏家族以其独特的家风而闻名,这个家族以“孝悌”“雅量”和“读书”为核心价值观,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谢灵运,南朝著名文学家和诗人,被誉为“山水诗派”的奠基人。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卓越的成就,还展现了深厚的家族情感和孝悌之心。谢灵运所属的家族在东晋时期享有崇高的地位,许多族人担任重要的官职。他不仅自己努力工作,还积极帮助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他为族兄谢尚撰写了墓志铭,高度赞扬了谢尚的功绩和品德,为族兄谢据写了文章,赞美了谢据的忠诚和勇敢,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谢灵运的孝悌之心更体现在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和关怀上。他曾担任过许多重要的官职,如中书令、吏部尚书等,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家庭的关爱、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使他成为东晋时期的杰出人物。

(责编: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