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家园——一个摄影家镜头下的传统村落

明清时期乡村集镇的代表“郭壁村”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0227_dd0291d3921d26c04e836fe92c59a63b.jpg

20240227_70b73167d7ace4ace5eb971d661a648b.jpg

20240227_7d2c90083f27047a3c81837ff0cc444d.jpg

20240227_b19a7548c67c050942f77d47a00a9e1b.jpg


  郭壁村位于晋城市沁水县嘉丰镇,距县城50余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郭壁村古建筑群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是沁河的渡口之一,现在已经分成了郭壁南和郭壁北两个村子。
  郭壁村始建年代无考,据村中现存府君庙中的《郭壁府君庙重修记》载,至少在宋元丰以前此地即有人烟。到明代,村里主街长达五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商贾云集、富甲一方。这里历代文人辈出,明、清两代进士多达十几人,有“金郭壁”之誉。村内分坊区,以“坊”“里”命名,如“宁远坊”“三槐里”等。
  郭壁村集居住、商贸、文化、防御、祭祀等建筑于一体,建筑种类繁多,是一处明清时期乡村集镇的代表作,是研究该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现存明、清民宅3400余间、窑洞数百孔、庙宇7座、阁楼10座,有进士宅院13处、行宫建筑1处、祠堂二处、古井18眼。整体建筑素有“三城”“三寨”之说,南北长约2500米,一条古商贸街贯穿其中。主要建筑群有府君庙(也称崔府君庙)、镇行宫、韩家的进士第、王家的“三槐里”“青缃里”、赵家的串串院以及张家的十三院等。其中尤以王家的“三槐里”“青缃里”最为显赫,是今天郭壁保存最完好地明清建筑。
  青缃里其实就是一个坚固的城堡,是堡中之堡,它是官至陕西、山东按察司兵备道王纪的府第。城门石匾上镌刻着“青缃里”三个楷体大字,门内有两眼水井,深十余丈,北门内的水井至今仍供应着村民饮水。
  崔府君庙是郭壁最古老的建筑,位于郭壁南村村口。崔府君庙始建于宋元丰八年(1085年),元明清历代都曾重修。崔府君庙现存有大殿、献殿、钟鼓楼、舞楼等建筑。其中舞楼为元代的典型建筑,呈平面正方形,四角以木柱支撑,单檐歇山顶;内部梁架为八卦藻井,手法精湛;屋顶脊兽为琉璃烧制,是保存至今的元代原物。

吴根喜

(责编: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