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家园——一个摄影家镜头下的传统村落
有张家大院的“官沟村”
乡土家园——一个摄影家镜头下的传统村落
有张家大院的“官沟村”
官沟村位于阳泉市郊区平坦镇,距市区5公里,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官沟”原名“观沟”。明末清初,阳泉赛鱼村张氏第六世张文秀迁居官沟,成为官沟张氏家族的先祖。张文秀以务农为生,二世张有在河北省承德市开始办起了铁货铺,经营平定出产的铁锅。由于生意越做越大便开设了商号“永义公”。从此,张家一步一步走向兴盛,陆续在山西、河北等地先后设立了“义和公”“永和公”“永太奉”“永太昌”“太合公”“玉昌”“恒昌”“永福当”“长太隆”“庆隆号”等商号,经营业务由单一的铁货发展为绸缎布匹、钱庄、票号、粮油、典当、租赁、日用杂货、茶庄等。还先后开设了万盛店、开顺店、三合店、小南店、大东店、永和店等十多处车马旅店。张氏家族最为兴盛的时期是在清代道光年间至民国初年。之后,因军阀混战,加上张家后人生活奢侈、娇生惯养、好逸恶劳,家族逐步走向衰败。
村中民居建筑有爱国志士、“百年争矿运动”发起人张士林故里和“山西的布达拉宫”张家大院(银圆山庄)。张氏家族在清代康熙年间开始修建民宅,前后共花费数十年时间建起了张家大院,也叫“银圆山庄”。张家大院坐落于村中陡峭的山坡上,层层叠叠顺山升高,占地面积24000多平方米。大院由11组院落组成,有窑洞125眼、房屋185间,上下落差达50米,分为10层。从底层到顶层分为上下巷两级通道,上巷为三级式四合院,下巷为六级式四合院。走进大院,方知大院结构独特,门内有门,院中套院,明窑套着暗窑,暗窑之中还有暗窑。整个建筑以下层窑洞为基础,窑洞顶上盖房成为上院,依次向上向后顺势而建,形成高低错落、多达十层的楼、房、窑相组合的阶梯式庭院山庄。整个大院坐西朝东、背依群山,面向宫沟河,层楼迭院、鳞次栉比、气势宏伟,犹如镶嵌在半山腰的“布达拉宫”。如今,张家大院经过修缮,已成为一处休闲旅游的景区。
吴根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