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密码,命运表征,文化意蕴

——论梁山泊好汉的绰号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地长嘉禾色葱倩,人得俊号名灼彰,梁山泊一百零九位好汉都凭借一 个专属于自己响亮的绰号而家喻户晓。这些绰号是对他们各自高超武艺、 独门绝技、为人风范一个明确而充分的肯定和彰显。宋代是一个崇尚文 教、大拼才艺的时代,许多草根人物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了“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的人生蜕变;而另一部分有志青年则苦练武艺、刻习技能, 以期日后能报效朝廷或在社会上打拼拥有足够的资本和声望。其中出类拔 萃者获得了他们身边民众的赞许,于是那些有才慧、懂文墨者为他们起了 一个形象而响亮的绰号。这些绰号随即不胫而走,遍及四面八方,就让英 雄好汉有了一张靓丽的“名片”。有了这张名片,他们闯荡江湖畅通无阻,甚而至于深孚人望,誉满天下。这正是“艺由自立,名自人成”。 [1]

“绰,缓也。”(《说文》)由宽缓可引申为“多”、“富余”,因 而绰号就是某一个人多出的一个名号。当代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说:“每 一个汉字都是一个信息库。”[2] 所以,从信息学方面看,绰号就是一种特 定的信息符号,一种具有较强表现力、吸引力、感召力的信息符号,它属于某人的第二信息系统。关于符号, 波兰哲学家阿·沙夫曾这样论述:“它是一个物质的、可以由人的感官感受到的对象来代替一个思想的对象、一个抽象的观念,是思想和观念的感性的表现。[3] 他还进一步提出: “符号的最深刻意义正是在于它们的物质形象的形式,也就是一种较为容易被心灵了解和便于记忆的形式,把抽象的概念显现在人们面前,从而使人们对抽象的概念感到更为亲切。”(同上)这就是说,人们一听到某个绰号, 立即运用想象、浮现、联想、组合、类比等思维方式在脑海中展现出一个 新的思维空间, 推测享有此绰号的那个人究竟具有什么的才华和为人风范, 从而让这个绰号就获得了多层次的信息表现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以 来,享有某个俊亮绰号的英雄好汉就拥有了较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声誉布满天下,才略可比古贤。

“名者,实之宾。”[4] 一个绰号就是对某一个人整体素质或优势元素 带有某种情感的概括和评判:有热情洋溢的褒扬,或矮化鄙视的贬抑;有 褒扬中含有些微的遗憾,或贬抑中隐有某种的激励。这些定评源于英雄好汉们的形象美丑、武艺高下、技能粗细,更主要是性情温厉、胸襟阔狭,境界轩轾等 [5] 因素,它们共同绘就了众多好汉的人生百相图: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 [6] ,或风流,或沉稳,或躁竞,或强戾,或谨饬,或清纯,或驳杂,或褊急 [7] ,或豁达等。

“名不徒生,誉不自长”[8]每个绰号都潜藏着各位英雄的非凡经历、 命运沉浮、人生归宿等元素。例如“及时雨”不仅表现了宋江上梁山前赈 困济穷、救助英雄的光彩经历,也昭示着他上山后积极主动谋求招安、甘 愿充当朝廷的“及时雨”(要用他的“雨”去浇灭各路烟尘)的忠义行 为,更预示着他这场“及时雨”降落完毕之日,就是他被朝廷鸩杀[9]之时 的悲惨结局。再例如“青面兽”这个绰号就充分表现了英雄杨志虽出身将 门、武艺高强、做事精细、见识高超,却面带病态(脸色青苍,说明有肺 心病,心力衰竭病)、屡屡碰壁、命乖运蹇,最后在征腊途中身患重病、郁郁而终于丹徒,令人叹惋的命运。

词尚精要,“语贵洒脱”。 [10]从语言学看,每个绰号都是一个全新的 词语,既有概括性,又有形象性。作者们在创造时广泛地参照了各种语言 信息资源,紧扣英雄人物主要特征,充分运用了“中国人思维的质朴、想 象的极端具体、句法关系的极端简洁”[11]等特点。因此,这些绰号大多是 精当、简要、显豁、鲜亮、新奇的。它们在修辞上呈现出修饰性、合并性、改动性、借用型、比喻性等特征。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文化联想。”(同②)作为《水浒传》的重 要组成元素 —— 人物绰号,也必然是北宋末期的风俗时尚、娱乐文化、 伦理道德、民众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文化信息、文化意蕴的鲜明体现, 它们大略有:体征藏命运,要词见性情;禀承清气即为贤,承赋浊气则为 愚;仁者秉正气,恶者带邪风;推崇忠孝节义智,仰慕古貌兼古风;猛禽 鸷兽有灵性,附人喻才增威武;敬畏神灵与怪异,笃信前因与后缘;笃定 扶危终受惠,坚信济困必多福;正诚处世则正命(正常地寿终正寝),悖 逆为人则悖出(非正常而死);戾凶害命终有报,仗势欺良必遭罚;德才兼备惟豪彦,天人合一最完满……

既然这些绰号来源于当时现实生活中英雄好汉们的众多要素,又经过 现实生活中各种语言资源的加工、提炼、升华,所以,根据“美是生活” (德·费尔巴哈)的观点,这些绰号就具有内容美、意义美的美学功能。 这也是“思理为妙”“精理为文”[12] 。其次,这些绰号都是以文字为载体 构成的表象与内涵相结合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诉诸于夸张、比喻、 类比、象征等艺术手法,不仅能启动读者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等实体美 感,还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功能和联想功能等虚拟美感(例如一接触到“入 云龙”这个词语,马上就会充分想象神龙在云雾中自由飞腾、尽情游弋的 形象)。这也是“秀气成采”、“神与物游”[13] 。总之,组合成人物绰号的许多词语,真的“会有能飞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14]。

这样以来,每一位英雄人物借助一个或两个显豁、亮丽、神奇的绰号就具备了显扬的声望、深广的人脉,再配上一个神秘奇特的星宿名,就 形成了一百八人“人无同面,面面狰狞[15] ”、“人无同心,心心皎洁”、“声气意气相投,天星地曜相映”的蔚然大观。

[1] 班固《与弟书》

[2] 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

[3]《语言学引论》

[4]《庄子·逍遥游》

[5] 轩轾:喻高低、优势。

[6] 村朴:粗俗质朴。

[7] 褊急:气量狭小。

[8]《墨子·修身》

[9] 鸩杀:用毒酒害死。

[10] 严羽《沧浪诗话》

[11] 林语堂《中国人·中国人的心灵》

[12] 《文心雕龙·神恩》

[13] 同上

[14] 泰戈尔《飞鸟集》

[15] 狰狞:本为面貌凶恶,此处应为面目独特神奇。      

《<水浒>幽微》作者简介

“万木春”,本名宋高欢,1948年出生,山西省临骑县临晋镇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78年5月参加山西省首次民办教师转正考试,被分配到临猗县角杯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1979年8月参加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函授学习,1984年7月获得毕业证书。1984年11月参加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获得高中语文组成绩全县第一名。1986年8月调入临晋中学,直至2008年。

任教期间,勤于思考,多次笔耕,在《语文报》等刊物发表了多篇教学论文,其中《试谈语言中的信息》获得《语文报》优秀论文奖,散文《高考抒怀》获得国家教委科学中心编选的“教学科研创新”论文二等奖。2019年11月28日在《运城时报》上发表了影评《平凡亦感奋,赤心惟报国——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另外,在教学期间还改编了课本剧《鸿门宴》《烛之武的智谋》《触龙说赵太后》《铁窗丹心》等。

(责编:candy)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