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同心协力打通电网“经络”

——记太原电网“卡脖子”输变电设备技改工程建设

时间: 2018年12月11日05:09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理论文摘
分享到: 评论:

    

    11月26日晚,随着接地线鸭嘴夹被抽离导线的瞬间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标志着太原电网四线三站“卡脖子”输变电设备技改工程完工送电。太原电网将以更加强劲、坚韧的电力“引擎”,助推省城更好更快发展。

科学决策

    如果把电网比作人体,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好比人体的经络。经络不通百病生。这次技改工程就是要解决影响电网安全的梗阻,打通太原电网“经络”。
    时间拨回到年初。以220千伏古交变电站为轴心的古交电网断面,是我省中部电网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受线路老旧、导线截面偏小等历史因素制约,该断面输送能力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用电需求,成为省市电网的“卡脖子”瓶颈和安全短板。针对此问题,贯穿全年的重点任务“卡脖子”技改就此吹响号角,各阶段战役逐级逐次展开。
    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离不开坚强电网的支撑,而电网安全水平则是一座城市现代化程度最可靠的保障。
    “该项目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检部管理、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具体组织实施,在可研环节实现了两个首创和一个联合:全省首用导线截面更大、输送效率更高的‘2000截面电缆’以及全省首用殷钢耐热导线。”国网太原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冯少辉介绍说。
    事实上,这两个首创直指“卡脖子病灶”——四段截面偏小、制约载流能力的线路,其中两段电缆更换为载流能力翻一番的电缆;另外两段线路的架空线更换为载流能力增加两倍的殷钢耐热导线。
    审时度势,谋定后动。项目最终得以实施,体现出科学的战略决策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不畏挑战

    项目施工紧锣密鼓,投产运行纷至沓来。
    启动之初,却被人们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协调难度大,摆在眼前的一系列难题让大伙儿觉得棘手。“难,积极解决!苦,绝不害怕!”项目前线、后方拧成一股绳,没有一个人退缩。“卡脖子”最终顺利解决招标、停电计划、占地协调3个梗阻点,停电前可开展的输变电土建施工已全部完成,为停电工作所准备的人力、物资、变电操作演练、九线十四站保电巡视等工作全部到位。
    三军肃立,只待一声号令。经过反复推演、内外协调,停电时间最终确定在11月10日至26日,分为3个阶段,具体为:11月10日,邢古线停电更换电缆,14日完工送电;11月15日,冶古线停电更换电缆,19日完工送电;11月21日,云古II线、南古I线同时停电更换架空线,26日完工送电。
    作为连接千家万户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四通八达的坚强电网,为老百姓输送最优质的电能,是电网安全一直秉承的目标。“我们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很大,只为尽量减少对居民用电的影响。”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运检部张慧兵表示,这一套无形的“组合拳”,招招过硬,顺利实现了“保供电、保工期”的双目标。

“电”亮未来

    11月26日22时,古交石炭咀,220千伏南古I线82号塔上,海拔1109米,塔高40米,项目验收班班长贾俊望着在月光下银光闪闪的铁塔,向着站在塔顶的王建卫大喊:“验收合格,拆地线收工,带齐塔上的兄弟,咱们一起下塔!”
    随后,“卡脖子”技改最终完成换线改造,在这一刻凝结为太原电网发展史上的浓重一笔。
    尽管工程施工现场80%在山区,15%在古交市区,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情况复杂,但太原供电公司准备了一年时间,动用了近千名施工人员,各部门、单位通力配合,仅用了短短20天便完成了线路“大换血”。
    由于全体参战人员通力协作,达到了“保安全、零闪动、零扰动、零失误”的既定目标。11月27日凌晨4时57分,四线三站恢复正常运行方式。后续拆除铁路保护网、跨越架工作按照铁路部门安排已于11月30日完成。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解决了电网输送瓶颈,磨合了技改工程跨专业合作团队,推动了精益化生产管理进步。
    一个个项目节点相继竣工,一次次建设难题成功化解,一回回攻坚克难冲锋向前,无不彰显着“电雷锋”的热血激荡。安全可靠的坚强电网已经形成,为太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澎湃不息的力量。

田晓君

(责编:温文、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