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不少人对某些不得不与之打交道的行政部门的印象。过去,老百姓要办事,特别是行政审批相关事宜,动辄需要准备几十份材料、盖几十个公章;而耗时几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仍办不下来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个刻板印象持续多年,以至苦于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相关规章制度的相互矛盾以及工作人员的刻意刁难,老百姓“找人”“托关系”成为常态,相关行政部门吃拿卡要——也即权力寻租问题——成为公开的秘密。
这一切,成为不同时期行政改革的指向和动力。近日,各地新组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就是从体制上打破以往各级职能部门条块分割造成的“权力碎片化”、信息不对称,真正站在方便百姓的立场、以“服务”为导向的重塑政府之举。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在之前某个时期,曾经将不同职能部门的相关服务统一搬到政务大厅接受办理,试图以此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政商环境。但从实际运行来看,由于缺乏行政权力结构的重新划分组合,办事窗口往往只能起到接待作用,因此反遭老百姓诟病:“在‘跑口’之前还得多跑一次政务大厅。”
此次改革正是充分吸纳了以往的教训,从根本的体制机制上解决了审批职能分散、审批效率不高的固有弊端。而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行政改革适逢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用户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技术环境不断成熟之期,从而使与以往相同的行政效能弊端在完全不同的技术环境的支持下,催生出迥然相异的解决方案。
此次公众号“三晋通”上线,就是将之前多年来对于政府行政改革的理想付诸指端,让数据和资料多跑路,让百姓和企业少跑路,多种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一次办、马上办。而且在流程上实现:能通过信息共享或网络核验解决的一律精减、能通过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精减、能通过部门调查核实解决的一律精减。
总之,此次体制机制的根本重塑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二者互为保障,使得新一轮行政效能改革拥有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能量、清晰可辨的方向以及纠错能力。可以说,这一次的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体现再造政府的决心,而且在技术上也更接近于服务型政府的理想模版。
原蔚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